第3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

李爱军李国梁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必须符合社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坚持差异性、学科复合性等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通过专业方向规划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应在注重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把社会职业资格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有特色技能和理论素养的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专业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设计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在规范本科院校的教育过程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专业的特色就体现在这些课程中间。课程的结构决定着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师的科研等学术活动也受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围绕课程体系引进和培养师资。

二、特色专业建设中课程设计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特色,直接关系到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差异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来设计,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但只有体现出与其他高校的差异,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学科复合性。专业是依据社会职业设置的,而学科是依据研究门类划分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往往是跨学科的,是由多个学科复合而成的。

(三)论证多元性。专业要真正办出特色,课程设计的参与主体必须包括学科专家、任课教师、学生、社会人才需求行业的专业人士等,只有使这些主体对具体课程的需求达到了优化组合,才能使设置的课程具有特色和竞争力。

(四)科学组合性。专业建设的课程设置虽然有多种组合方案可供选择,但优秀的课程设置方案绝不是课程的随意组合,科学地组合课程,既要能够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符合教育规律,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知识前沿性。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高校在专业课程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容纳学科的前沿性知识,要有前瞻眼光。

三、特色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比照国内外其他院校设置专业,所谓的特色是一种“克隆版”。(二)课程设计内容偏颇、单一。(三)对课程设计方案的制定不够重视,缺乏可以依据的规范程序。(四)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课程,轻职业课程。

【摘自《天中学刊》2010.5】

以学科建设的态度对待选修课

李美洁

一、选修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1、开设选修课是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2、开设选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3、开设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二、高校在选修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较少,学生选修的自由度小。2、由于师资方面等原因,存在因人设课、开课现象,教学计划中的部分选修课程形同虚设。3、对选修课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认为高校教学重点应当集中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上。4、对学生选课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致使学生选定课程主要取决于课程的名称、学分的比重、课时的长短、课程的难易程度或口耳相传的了解,因此许多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5、还有一些学生选择专业选修课的目的也多是为了完成学校对专业选修课学分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面。

三、选修课课程管理的策略 1、提高认识,以学科建设的高度对待选修课。2、关注课程权力转变下的课程价值负载问题。3、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4、规范教学管理,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

【摘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年5月】

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李新宇

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切合理工科大学课程教学计划的实际。2、系统性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某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而是要教务处、学生处、社科部等学校各个部门统一规划,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3、差异性原则。人文素质课程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授课,也可根据不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

解决途径1、优化课程方案,设定开课方式。可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基本素质与技能课程和普通课程。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指导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学校应鼓励教师开设适合二级学院的、与本专业结合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2、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方式。课程教学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力求精确、新颖、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课内可以采取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学生讨论等方式。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构建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紧密结合学院实际,二是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3、推动机制建设,完善保障措施。加强领导,建立专门机构,建立明确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加大投入,鼓励开设人文课程。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较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档案体系,将调整后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纳入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按要求、跨模块选修课程。

【摘自《北京教育》2010.11】

工程管理专业力学课程整合探讨

葛文漩陈静许薇

一、力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外部因素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工程”和“管理”两个方面,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管理类课程,而且要学习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课程。南通大校及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也能从事一般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也就是偏工程、偏技术。一方面,力学课程是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等准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各门课程的课时都在减少,力学课程的课时也不可避免地被压缩了近1/3,同时每节课的时间也从50分钟减少到了40分钟。在面临课时持续减少的同时,还需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基本教学要求,所以打破课程之间的严格界限,大力调整课程的内容编排,提高力学系列课程的整合力度和教学效果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内部因素

1、教学内容重复。2、各门力学课程自行封闭、各自为阵。3、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4、实验及实践环节薄弱。5、教学内容陈旧,与前沿科学理论脱节。

二、力学课程的整合

(一)删除课程内容中不必要的重复。对三大力学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审视,在确保基本内容、基本概念不削减,每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核准那些不必要重复的、缺乏典型意义的枝节问题,予以大幅度地删除。

(二)课程之间内容优化重组。对于二大力学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的内容在3门课程内进行调整和重组,从课程总体上优化调整内容。

(三)调整课程体系。材料力学中,改变传统课程结构中以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为主线展开内容的结构。

(四)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压缩教学环节,增设力学相关软件上机操作实践。

(五)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新内容。对三大力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整合重组力学系列课程的内容。

三、力学课程整合的注意点

(l)力学课程整合应注意与工程运用的结合,同时要注意力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学科的系统性。(2)要对学生进行力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力学课程与计算机计算相联系。(3)由于目前力学课堂教学课时的减少,要考虑分层次教学。

四、力学课程整合效果分析

教学实践表明,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力学课程整合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力学课程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实行课程整合以来,教学效果稳步增长,不及格率明显降低,优良率提升,年级平均成绩提高。(2)授课教师的课堂感受表明,整合后的课程结构合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整体感和层次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3)后续课程和毕业生调查的反馈信息表明,力学知识结构合理,内容够用。(4)就业率表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较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更容易就业,更早实现就业,近年学校工程管理的学生连年就业率实现100%。

虽然力学的课程整合工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仍要紧跟后续专业课程的变化和工程一线的需求,继续把力学课程整合工作继续下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期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摘自《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第20卷第4期】

试析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契合——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陈媛婧等

一、土木工程传统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不同层面的社会需求,把加强基础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改革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教学创新、观念创新,加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和新教学体系建设,是高校也是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须趋势之所在。

三、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1.科学调整教学培养方案必须与经济社会相适应。2.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安排足够的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工程概念和工程意识。3.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采取特殊的培养办法,使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加创新的思维方式。4.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把概念设计思想融入现代工程结构中,提高学生们的悟性、判断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科学、务实、严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赵汗青刘玉波王金波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桥梁。要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机电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模块

(一)改革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性

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成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部分压缩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并且将其与其他层次的实验整合成一个内在完整的有机体系,是现行实验教学内容的延伸与发展,是对现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课外部分又包含两部分:一是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每名学生必须听取一定次数的科技讲座并撰写听后感;二是要求大三、大四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必须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课题、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项,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工作成果达到一定要求,撰写相关科研小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方可获取该部分学分。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我们把原有2008版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7周增加到2010版教学计划的25周,整合一些原有的课程,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现有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和各专业特色课程,均按课程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配齐实验设备。学校已建多个实验实验室,不仅提供教学实验实训,还对学生进行了岗位技能培训。

(三)改革实践考评体系

对校内基础训练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三基”的训练,重点考核学生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采取平时实验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提高训练的课程,属于专门项目的设计和实验,学生可以自选难度系数不同的实验项目,采取专题实验报告、现场测试验收等形式进行成绩考核;对综合训练涉及的实验,采取以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和作品演示、答辩为主的考核方式,针对专门的实践课程,考核标准按照实验设计与技能、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各占一定百分比进行评定;对校外实践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是否达到岗位要求及达到的程度给予相应成绩。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构建“盯课”教师学习体系。教师实践创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因此,既要重视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又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机电专业要求每名教师必须进行“盯课”和实践锻炼。

(二)加强教师挂职锻炼和下实验室锻炼的实践。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机电教研室要求没有现场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必须通过实践锻炼或下实验室向高级工程师学习,只有通过学院的实践锻炼和下实验室考核合格的教师才可以带学生的校内外实训。

【摘自《黑龙江教育》2011.10】

管理创新:特色专业建设的制度保障

陈恩伦王德清

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除要求在专业建设的理念上有独特性,课程设置、知识和技能的结构上有科学性外,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是制度保证。

一、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互动机制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形成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研究成果并不能自动或必然地更新教学内容、形成新教材,研究成果多也不代表人才培养质量就高。在重点大学普遍存在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主体与专业建设的主体分离的现象。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整合资源,成立教育学部,由教育学部统筹资源,将学科建设的主体与专业建设的主体融为一体,促进教师在科研岗位与教学岗位间有序流动。

二、实行学期制变革,为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供条件

培养学科知识加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是教育学专业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西南大学于2006年就开始大胆尝试学期制改革,实行三学期制。在两学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短学期,学生通过短学期辅修第二专业。三学期制改革为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契机。教育学特色专业实行4+X=4的双学位培养模式,即四年内除教育学专业外,学生还要利用第三学期辅修第二专业。实践证明,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素养人才的培养。学期制变革不是教学时段的简单划分,而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构。4+X=4,必须建立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压缩学时的基础上,如果仅是两个专业课程和学时的简单相加,学生将不堪重负。保质减负的关键是通过管理制度引导教师打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的培养职责

在大学“研究本位”的大制度环境驱动下,教育学院也不得不将研究置于首要位置,以至于出现“教育学院研究教师而不是培养教师”的局面。教育学院被学术和研究所主宰,与教学职业联系不多。在“研究本位”的驱动下对教师的考评主要是教师的科研能力。但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并不一定表明他所教的学生就一定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高校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因为高校的最终“产品”是学生,高校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应围绕着这一中心来展开。教育学者的教育研究不能仅研究他人的教育教学,而是应当首先研究自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以自己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以培养研究型教育工作者为导向

只有用教育科研的眼光看待教学,在实践中研究教学,教师才可能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未来的教育家。因此,应依托教育学的学科优势,以强化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作为教育学特色专业的特色。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以培养研究型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为导向,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2005年起,学院每年设立学生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科研立项工作,在学生评优、保送研究生等方面加大科研的分值。通过政策激励、导师引领,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开发大学生的科研潜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他们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12年2月7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