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
美国文理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对我国大类招生高校本科教学的启示
刘春桃 柳松
一、美国文理学院的独特教育模式
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育目标明确。其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领导人。第二,师资力量雄厚。第三,小规模办学,师生间关系亲密。第四,推行自由教育。文理学院自由教育主要体现如下:一方面,尊重每个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教育是培养有“自由精神”的人,这些人有东西方文明的教养、知识、文化。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重要的是有思想、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身体。
二、美国顶尖文理学院专业介绍和专业选择
这七所文理学院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重视通识教育。虽然各校对通识教育的限定和划分在名称和数量上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
第二,高度重视和关注专业选择。首先给所有学生都配备了学术导师。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专业。最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和选择专业。
第三,住宿制和导师制。导师制则是指学院高级成员对学院年轻成员的行为和教学负有一定责任,强调师生之间亦师亦友。
第四,学生选课灵活自由。
三、经验借鉴
(一)我国大类招生的高校低年级应以通识教育为主
首先,高校从理念上重视通识教育,采取积极行动统筹规划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力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宽泛的课程体系和内涵丰富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保证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同年级有一定连贯性。其次,高校应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通过对专业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教学法方面的培训,从而转变他们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鼓励他们采用适合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应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对各学生修读各领域学分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选择专业
专业分流时间宜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既让学生经过二年的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职业意向,同时又对学校的各专业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另外,还要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调整专业,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或辅修专业。
(三)实施学术导师制
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治学精神。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指导教师的安排,从管理体制、考评机制和分配方案上给予重视和保证,确保导师在学生的学术指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低年级学术导师侧重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课程的选择、专业介绍、专业选择的建议和指导;高年级的学术导师更多地侧重学术研究、考研、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和就业的指导。
(四)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只有当学生完全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毕业要求以及就业去向等基本情况之后,才能更好地结合本人的兴趣和特长考虑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所以专业的宣传和介绍是选择好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和学院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以及开设特色课程宣传和介绍专业。想方设法通过多途径、多层面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各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去向等,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课程丰富多样,选课机制弹性、灵活
首先,学校和学院尽量开设各种类型、各层次的课程,既能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又能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需要。其次,各门课程必须配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另外,对一些难度大的课程还可以参考文理学院的做法,让学生选择“通过”或“不通过”,即只计算学分,不计算绩点,学生不会因为该课程难度大绩点不高而影响平均绩点,这样鼓励学生选择挑战难度大的课程。
【摘自《高等农业教育》 2014.2】
俄罗斯“高考”从自主招生到统一考试
俄罗斯“高考”经历了从自主招生到统一考试的变迁。不过,俄罗斯“高考”在建立统一评价标准的同时,仍然赋予了学生和部分学校一定的自由度。俄罗斯全国实施统考已经有5年时间,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仍在思考如何将统考和自主招生更好地结合起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校继续沿用苏联时期的自主招生制度。中学生需要亲自到所报考高校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由高校自主命题。这种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实施几十年以来,虽然取得很多成就,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考试成本太高。中学生除了需要亲自到高校参加考试,一般还需要参加高校举办的考前辅导班,这种辅导班开设针对性课程及进行模拟考试,这导致一些经济困难或者偏远地区考生较难获得进入大城市名校的机会。二是容易导致教育腐败。由于招生考试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缺乏有效监督,同时也增加了考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暴露出来的问题,俄罗斯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考试制度改革。2001年起,俄罗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考制度,随后逐年扩大统考试点地区范围和增加所适用的高校数量,最终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
现在的俄罗斯中学生参加统考时,不打算深造的毕业生只需参加俄语和数学两门必考科目的考试即可。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则需根据所报考高校院系的要求,参加其他科目的考试。选考科目包括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学、信息学、外语(英、法、德、西班牙语任选其一)。
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从5月持续至6月,一般隔几天进行一科或几科的考试。高校凭借统考成绩录取考生,大多数高校不再进行额外考试,但部分一类大学可就某些专业进行补充考试。这类大学的名单每年由政府划定,数量10至20所。
目前就职于一家俄罗斯媒体的普列洛娃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她在报考时按照要求选考了文学和外语。此外,她还参加了补充考试。普列洛娃告诉新华社记者,她参加的补充考试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提交自己在媒体上发表的数篇文章;第二部分是就给定的话题写一篇作文;第三部分是面试,现场有一个老师和一位媒体记者,与考生进行自由交谈,考察考生对媒体的了解程度、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等。
俄罗斯统考实施5年以来,各界对此仍有不同声音。赞同者认为统考减少考生时间和金钱花费、推动俄罗斯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允许教育监管机构客观评估各中学教育质量等。反对者则认为,统考不能对考生的判断、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会逐步让应试的学生失去创新能力,限制了学校特色发展等。
从2005年至2013年,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每年都就统考相关问题进行大规模民意调查。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受访者认为,统考的好处在于,偏远地区考生有更多机会考入名校、可以对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客观评价。而统考的弊端在于,学生变得只会应付考试、不能完全摆脱人为因素等。
此外,近年俄罗斯统考出现了几起网络泄题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俄罗斯横跨多个时区,统考均在当地时间10时开始,这意味俄罗斯东部地区考生会比西部地区考生提前好几个小时参加考试。前几年网络上都出现过泄题事件,有网友出于牟利或其他原因,将统考试题发布在网络上。
最近一两年,俄罗斯统考加强了防作弊措施,在所有考场安置了摄像头以便对考试实施监控,并对查出来的泄题考生给予严肃处理。俄罗斯主管教育的副总理戈洛杰茨今年7月表示,今年国家统一考试采取了严格的防作弊措施,没有出现泄题事件、也没有发生大规模作弊。
【摘自 新华网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