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李姣姣 陈莉

一、国内外大类分流的现状

(一)国外专业大类分流现状。国外大学的教育模式大多是学生三年级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选修某个专业的课程,在专业选定之后若不满意还可以改选专业。

(二)国内“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现状。“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部分院系率先实施了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的培养模式。

二、工商管理大类分流运行机制的实践困境

大类招生虽然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业分流导致专业分化加剧,对所谓的“冷门专业”的发展产生冲击。

(二)当前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容易产生填报拥挤现象,从而造成部分学生选不到心仪的专业。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课程体系的建设还并不是那么合理。

三、针对大类分流中产生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做好分流前引导工作

在学生进入高校的前一至两年内开展专业导学之类的课程,使学生对以后将要选择的诸专业的学习方向、学习难度、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在分流中消除盲目性,消除“随大流”的可能性。在分流开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各专业,具体内容包括开展讲座、实践活动、安排导师等。开展讲座可以请高年级的学生来谈谈自己学习专业知识的感受以及对所学专业的看法。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工作室,亲身感受各专业特点。同时,安排辅导员、各专业教师接受学生对于专业分流相关问题的咨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顺利地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扎堆现象的出现。

(二)设置多角度的考评指标

多角度的考评指标可设置如下:分流前学期的课程成绩、实践课程成绩、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是指学校可以在分流之初可以对学生志愿填报的专业进行基础知识考试,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进行预测,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多个角度设置考评指标能够综合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更好地帮助学生为了自己选择的专业做出努力,从而顺利进入该专业进行学习。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比例

在设置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兼顾到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要培养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好专业基础课,还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为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创造宽松的条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相关考虑,自主地选择相关课程,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满足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触及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并培养多方面的理论造诣。

(四)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培养应适应“三个需求”、做到“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以确保工商管理大类分流培养的运行机制长效、畅通

1.适应市场要求,导师科学指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2.适应社会需求,大类宽口径培养与专业强能力提高相结合,从教学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转变。3.适应就业需求,先进教育理念与顶岗应用实训相结合,从学校为中心向社会为中心转变。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

本科大类专业平台课程及课程群建设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

张金茜

一、大类专业平台课程及课程群的构建:宏观与微观的视角

宏观上,第一,建立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模式。第二,采用“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第三,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各级各类学校在制定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考虑构建比较灵活的体系,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微观上,基本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通识课程平台或文化基础课程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是除专业课程之外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第二,学科基础课程或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阶段。这一阶段着眼于学生在掌握了一些通识知识之后,便可进行自己学科内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一学习阶段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侧重于一些基础性知识,涉及范围较为全面和宽泛,旨在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学科领域内知识基础,为日后的再次专业划分和选择做好准备。第三,专业方向课程或主修专业课程阶段。在接受过一些通识教育和学科内基础知识的熏陶之后,学生便可按照自己的意向选择本学科领域内的细小方向,进行专而精的专业学习。为日后就业和在专业领域内更好的发展做准备。第四,实践课程阶段。此阶段开始于前三阶段结束之后。学校应积极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学大平台。

二、大类专业平台课程及课程群的实施: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基础素质教育。这一阶段将在学生入校后的第一学期进行。入校后,学校对学生实行分班但不分专业。学生在这一学期内只学习一些文化基础课程,也即学校的公共必修课,不涉及专业课程。学期末学生凭借对学校所设专业的了解及其自身的兴趣,自愿选择“大专业”,进行初次专业定位。

第二阶段:“大专业”教育。这一阶段是第二、三、四学期进行。这一阶段相较于第一阶段而言,更加“专业化”。学校依据学生的专业意向,按专业类群进行专业整合教学,在第二、三学期主要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和“大专业”专业基础课。学生在这两个学前便可掌握关于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为打好宽广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的进一步细分做准备。在第四学期末进行“细分流”,根据学生意愿、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市场需求,让学生在升学与就业的专业主攻方向上进行选择,再次进行更细化的专业定位。

第三阶段:“细分流”教育。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后两个学期进行。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完成了“大专业”的专业基础学习之后,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细分流”之后的小专业方向,进行更加专而深的专业学习。随后紧随的就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这几学年内学到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当中,以此发现理论与实际间的差距与专业上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步专业的学习或就业打好基础。

三、大类专业平台课程及课程群建设对外语类院校的启示

1.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力量,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素养、研究专长、教师意愿、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确立每位教师所感兴趣的一到两门课程,通过行政力量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充足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所教科目中去,保障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份教学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

2.在实际课程群建设中,依据自身情况及学生实际水平及时调整所授科目。

(1)听力课改为视听说课。待每一次视听部分结束后,教师还可组织有效讨论,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和看法,在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同时,教师也能得到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及时对自身教学做出科学调整。(2)精读课改为泛读加精读课。一改过去精读课仅是讲解知识点与语法点的倾向,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输入型课程教授,开设诸如“英美文化概况”“西方文明导读”等课程,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知识结构得到合理优化,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3)增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大类英语课程群构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摘自《东方教育》2014.1】

大类招生下地方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樊孝菊 姜海波

一、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内涵,合理设置招生大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淡化专业、强化基础原则。前两年不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一学习公共课程平台和数学基础课,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确保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在形成公共课程平台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及社会需要形成方向特色课程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原则。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环节中都应该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实际构建实践技能课程模块,加强数学建模、数学软件应用、计算机编程、数学实验和信息系统开发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在确定专业方向上,应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努力使之与所在学校的定位相适应,与本校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学科交叉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人文素质类学科和经济学等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增大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的空间,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体优化原则。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力求使课程各要素相互配合,整体功能达到最佳。

适应管理原则。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立要有利于学分制、学生选课等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适应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关于公共课程平台。公共课程平台包括三个模块:公共课模块I指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公共课模块Ⅱ是跨学科公共选修课(8学分);公共课模块Ⅲ是自学辅导课程(2学分)。

2.关于大类平台课。大类平台课即大类基础课模块(38学分),是学生必须修读的数学类、物理类和计算机类基础课。

3.关于专业平台课。专业平台课由二个模块构成: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模块Ⅳ和模块Ⅴ共同构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个性发展需要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从专业任选课中任选若干门课程,以满足个性培养的需要。

4.关于实践性教学课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总计不少于27周。主要专业实践有:数学模型集训、数学软件及实验等,这些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总数不少于90学时。整体包括4层:基础训练层、提高训练层、综合训练层和科技创新训练层。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配套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后,要实现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目标,还需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相关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各项弹性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养、引进、兼职等多种途径,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确保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建设的质量;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信息的调查与预测工作,并及时反馈到培养过程中,以便合理开展专业分流与课程建设;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有效途径,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摘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2】

应用型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的创新与实践

明兴祖 唐川林 胡京明 卫安宁

1应用型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结构的构建

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机械大类专业分阶段模块化和多层次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构。分阶段实践教学是指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低年级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主要在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高年级阶段学生主要在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而所有年级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均可在科技创新活动基地进行。多层次、个性化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类型层次和学生的需求层次设置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

2应用型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与调整

2.1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块内容调整

在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模块中,将以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等基础课程实践,调整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类专业课程、跨大类专业课程等几大课程类别中,按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模块划分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群、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群、机电控制基础课程群和机械工程信息化基础课程群等4个基础课程群实验。

2.2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块内容调整

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面向机械类5个专业的大学二年级以上的本科生,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机械性能测试能力与机电控制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在专业基础性、专业综合性及设计性实践内容层次上,包括9个小模块。其中按专业划分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个专业课程群实验模块,以及专业综合实验等4个模块。每个专业课程群实验调整在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等2大课程类别中。

2.3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教学模块内容调整

在开放性实验、创新活动与竞赛等2个模块中,融入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中的机械基础创新性实践层次内容,以及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中的机械大类专业创新性实践内容。通过优化调整与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在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等3个平台共设置了199个实践教学项目,其中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规划了90个实践教学项目,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分别计划了82个和27个实践教学项目。

3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1)基础性实践的教学目的是传授和加强基础知识为主。因此,基础性实践教学应采用以教师辅导为主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现场演示和合作学习方式等。安排基础性实践的具体形式有课内实验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与训练等3种。

(2)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应综合集成各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技术,开设应用性、综合性及先进性强的实践内容。因此,该类实践教学应采用以学生自学和动手为主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讨论式互动式、任务驱动式等。安排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的具体形式有集中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实训与实习和职业技能鉴定等4种。

(3)创新性实践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应充分应用新概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鼓励学生自拟实践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及创造性实践,其教学模式是采用学生自行提出课题并独立创新完成的方式,其教学方法可采用竞争式和研究式等。

4实践效果

(1)通过分阶段模块化和多层次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构构建,采用模块化方法对3个教学平台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与调整,确定的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项目199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占到了实践总量的56.8%,突出了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践教学。

(2)加强学生的开放实验、创新实验和科技活动。我院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的7个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开放实验室所占比例及对学生的覆盖面逐年增加。

(3)以应用型机械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包装机械技术应用的实践教学特色在国内优势明显。

【摘自《机械管理开发》2012.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