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聚焦高校•

山东大学深化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2年,山东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逐步扩展深化,形成了“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三跨”即跨学科(学院、专业、校区、年级等)、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四经历”即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三跨四经历”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学校、社会、专家的认可。

——内容充实,有的放矢。“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放矢。一是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丰富本校经历。第一,推行通识课程。学校开设了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七个高水平通识特色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二,推行主辅修、双学位。学校推出英语+X、信息+X、语言+X、管理+X、环境+X等双学位班供学生选择,选取经济、管理等7个学院21个专业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现在,学生中获得双学位或有主辅修专业学习经历的比例达到20%。第三,增设交叉复合型专业。文史哲班、金融数学班、生物医学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工业生态等十余个实验班和专业皆由两个以上学院合办,这种尝试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第四,举办暑期学校。学校每年举办暑期学校,通过名师讲坛、开放实验室、技能培训、国内外访学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知识、互相交流的机会。学校还通过暑期学校积极拓展海外教学项目,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现在,每年有1万多学生参加各种暑期班,约占在校生的2/3。二是跨学校学习,增加第二校园经历。目前,学校已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30所国内知名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合作学校间互派学生到对方优势学科、专业学习一学期或一年,学分互认,学费互免。三是跨国境学习,丰富海外经历。目前,山东大学与美、日、法、俄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20多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70多所学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关系。派出形式为整班派出与分散派出相结合,派出时间以长期为主,短期为辅。四是社会实践经历。现在,山东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能够100%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包含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的家庭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的社会角色体验类实践活动和以发展职业与服务社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各种专业素质拓展类实践活动。

——理顺关系,保障运行。一是树立开放意识,促进高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创新,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设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山东大学与国内外合作高校间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和职能部门协调互动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及时发现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内部构建起了“校际合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学院”三级管理体制。学校还定期举办研讨会、组织学生座谈会、教师和管理人员互访,及时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体制机制。三是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学校针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出国(境)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工作规范,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特色育人,多方受益。一是学生受益。近十年来,30所高校、近百个专业的万余名学生参与“第二校园经历”,近4000名本科生通过国际合作参加了“海外交流学习”,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优化了知识结构,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社会竞争力。据统计,在本科毕业生中,参加过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升学率高出同届平均升学率约11个百分点,出国深造率约高出全校平均值一倍;而获得双学位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方面有明显优势。二是教师和学院受益。通过国内外、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了高校教师间教学科研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三是学校受益。以学生为载体,“三跨四经历”架起了学院、学校、国家(地区)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搭建了校际、跨国(境)合作平台,推动了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等多方面合作。同时,学生互访的创新举措,实现了多元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此外,通过学生交流还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改进和提高。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1年12月22日】

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学科交叉融合中锻造“精锐部队”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教授就首届“思想节”引发的头脑风暴谈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任务,是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独立承担的,而高等研究院是“先锋营”,集聚着一支拥有多学科优势的“精锐部队”,可以突破文史哲原有学科分界,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实现科研、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围绕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特色优势,瞄准学科前沿,规划学科整体布局,重点架构了四大类七个学科群,并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产生了积极效应。除了思勉高等研究院,学校还新组建了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等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

校长俞立中说,一批有关联度的交叉研究集群建设,助推了一支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同时,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进程中,学校还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创新合作课题研究,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在交叉学科平台的学习研究机会,扩大了学科视野。

“心理、脑与教育”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高度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对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华东师大整合“心理、脑与教育”多科学研究,组建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并成立跨学科领域的全国首个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将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从而改变传统教育学研究缺乏科学实证依据、忽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的现状,为其提供有实证研究基础的解决方案。

学校不断推进各院系专业课程资源的共享,引导本科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不断扩大交叉学科课程规模。截至日前,学校已打破原有的专业设置壁垒,实现了全校所有专业课程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每学期可提供近2000门次专业课程,约1200多人次跨院系选课。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变革培养模式

在规划调整学科布局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校的特色定位,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直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这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为此,华东师大利用今年暑期,对各个院系进行了深度调研。上任不久的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几乎参与了所有的调研座谈。他说,只有发动院系领导、学科骨干乃至广大教师,都聚精会神地思考学校的课程质量、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质量,才能真正找准问题,找到破解的途径。

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不少学科带头人提炼出了国际一流学科的主要特征,即对国家和地方建设有突出贡献、能直接培养出适应全球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能组织参与国际研究计划,并在国际科技进展中有重要贡献。许多教师感受到了努力提升学科品质的紧迫感,他们说,能用国际一流的标准来衡量学科的发展,这是高校国际化路线的真正价值。

与世界知名大学或一流学科建立的深度而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尝到了甜头,并形成了长效运作机制,如与法国高师合作的“中法联台研究院”、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的“新能源与环境联合研究院”、与康奈尔大学合作的“比较人文研究中心”等。自2006年起,纽约大学、里昂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教育服务机构,先后在学校设立了海外校区或教学中心,推讲各国学生在中国高校的学习体验。

抓住最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学改革。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学校加快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梳理调整学科结构,构筑支撑新学科体系的课程,形成高质量课程群,促进学生专业索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积极建构一系列具有宽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并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本科生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学校的课程总量已从原有的3000余门次增至6000余门次3400多种,学生有了更多课程选择的机会。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全体学生分享教学改革和科研发展的成果,引导和激励尽可能多的优秀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日前,华东师大再次承诺,为所有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和相应的经费支持,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更在学术研究中体验创新、收获成功。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6日】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张向阳等

一、明晰各种类型的高校定位,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二、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在人才评价方面,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也至关重要。四、改革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其一,革新课程概念。其二,更新课程内容。其三,均衡课程设置。其四,建立宽松的课程创新环境。五、建立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推进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已成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六、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其次,要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第三,要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七、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要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第二要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第三要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0.12】

广东高校:学分互认无人喝彩

8年前,广东先后在两个大学圈大张旗鼓地推广“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全国先河。但如今,广州大学城参加选课的学生不足3000人,仅占在校学生数的2%。学生为什么不买账?

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跨校选课不实用。“高校都朝综合性方向发展,各校专业门类基本雷同,所需要的选修课学分,在本校都能修完,没必要舍近求远。”学生表示,很多学校并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学科拿出来,有的理工科院校却开法学互选课,学不到真正的好东西。早在2007年,广东药学院的网友“半晓生”就发帖质疑这是高校创收新举措,“我们都是向本校交了学费的,现在再花钱去别的学校拿学分,我认为这不值得,也没道理。”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大学城从2008-2009学年开始将互选课收费标准适当下浮。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据反映,一些高校对于课程互选态度消极,个别甚至存在私心。有同学讽刺:“大学城唯一共享的就是饭堂‘一卡通’,其他像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并未真正实现共享。”

【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7月18日】

造就一批国际化经贸精英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化办学纪实

对外经贸大学坚持国际化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高质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在对外经贸大学,平均每6名学生中就有1名留学生,已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学校成为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唯一一所建立起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全校所有学院和90%以上的专业实现了对留学生开放。在“懂外语、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凸显国际化特色。除了强化英语能力外,学校还实现课程国际化。学校长期开设50多门双语类课程,引入英美原版教材授课。“跨学院、跨校园、跨国际”的“三跨”理念,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利用学校占学生总数15%的留学生资源,建立起中外学生交流融通的平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4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