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两校综合改革贵在“自主”

熊庆年

以往的实践证明,内生性改革必须以组织成员的价值认同为前提,高校作为知识共同体更是这样。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特别需要凝聚共识,得到全体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同,否则就难以成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先后获得批准,标志着新一轮高校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两校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举措,因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事关全局,错综复杂,不可不慎。两校作为尖兵,探路试水,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激发大学自主办学的活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新一轮改革与以往改革最大的不同,是着眼于大学自主办学的制度性建构。自主办学是大学活力之所在,30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就没有离开过自主办学的主题。从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给高校一点儿自主权,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始终是最重要的教育政策议题,“放权”也是每次改革都少不了的举措。

然而,以往改革的主要方式往往是政府权力的让渡,虽然高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在逐步扩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行政过度干预的束缚。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自主办学权利行使存在担忧。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大学制度短缺、制度失范客观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改革是从属的、被动的。而这一轮改革是在尊重高校主体性基础上的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本内容,让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改革,形成适合本校的治理结构、治理体系,健全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使自主办学具有可靠的制度保障。这种改革方式致力于从高校内部驱动,将有力地调动高校办学的主体性,使之焕发出活力。政府充分尊重高校改革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体现出崭新的依法执政的法治精神。

以往的实践证明,内生性改革必须以组织成员的价值认同为前提,高校作为知识共同体更是这样。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特别需要凝聚共识,得到全体师生员工的普遍认同,否则就难以成功。2013年,北京大学曾提出人事制度改革整套方案,征求教职员工意见,引起了校内外广泛的争议,最终没能全面实施。这场被人们称之为“癸未改革”的流产,正说明了没有共识的改革在大学是难以推进的。而今年燕京学堂项目引发的静园风波,同样也表明,大学校园里的改革需要价值认同、文化认同,没有这种认同改革就会困难重重。而认同的实现,靠的是尊重学术权力、尊重师生的权利、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

如果说外力驱动的改革常常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内生驱动的改革则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格外重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高校综合改革尤其应当如此,因为改革的动力在大学,大学组织的根基在院系。动力源自院系,改革才会有牢固的基础。从媒体披露的两校综合改革方案信息来看,无论目标、内容,还是路径、策略,都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政府对各高校自主探索的肯定。同样,高校在改革中,也应充分考虑院系的特性,鼓励从实际出发的基层创新。事实上,很多方面的改革并不是从零起步,有些已经在基层探索多年,通过总结和提炼,使之趋于完善,乃是改革的应有之义。

高校综合改革是全面的、系统的、纵深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制度和机制,触及各个主体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关联、衔接、把握、平衡,非常考验高校改革设计者和实施者的智慧。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例,它牵涉到学术治理体系的架构、学术权力的正确行使、学术评价标准的科学制订、学科发展的规划和队伍的建设、教学和科研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薪酬待遇制度的整体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不同时期人事制度和政策的衔接等,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大学是“有组织的无序”,利益多元,目标多样,学科之间差别明显,评价方法难以划一。解决好人的问题,需要更民主的协商、周密的考虑、周全的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际和谐的改革,真正激发出主体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的快速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综合改革要对改革本身进行改革,摈弃那些粗放的、单兵突进的、唯上意志的、短期功利式的改革。唯其如此,改革才有望获得更广层面的成功。

(摘自 《中国教育报》2014.12.8)

上海交大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获批对比分析清华北大方案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在2014年10月底和2014年12月初获批后,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于2014年12月29日获批。这标志着三所学校作为排头兵正拉开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并迎来中国顶尖高校重新洗牌时刻。

比较分析三所学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可以发现:

1、清华、北大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得到自主权和政策支持最多。其方案中“自主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第二学位、双学位,自行审批学位”等皆得到授权。可以看出,清华、北大在国家的支持下,试图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2、上海交大的改革发展决心大,“自主”、“自律”双管其下,但是,获得的自**和政策支持远不及北大清华。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到,上海交大提出的“建立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是一个亮点,更接近世界顶尖大学建设的理念;同时,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区位优势也将转变成一定的改革发展优势。

3、随着以“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代表的第一轮教育改革红利基本释放完毕。历经16年发展,中国顶尖高校也到了突破瓶颈、重新洗牌的时刻。想清华、北大已经傲视群雄了好多年,有其独特的优势,近些年“2011计划”等某些方面也受到了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强有力冲击。如果抛开政策支持的不对称性,这一轮高校改革中以上海交大为首的冲劲十足的高校赶超或者大大缩小与北大、清华的差距的情景更值得期待。

(摘自 《观察者网》2015.1)

教育综合改革:北大清华领头先行人事制度改革成突破口

姜澎 樊丽萍

北大、清华和上海“两校一市”领头先行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将展开攻坚

随着《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4年12月1日正式获得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市“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验,到了全方位铺展之时。

除了承担教改先行者角色的“领头羊”,眼下教育部直属高校均在酝酿新一轮教改方案。由于时值年底,离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递交教育综改方案的时间节点也越来越近。可以预期,2015年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年”。

“大多数可以改的、容易改的项目各高校基本都在做了。综合改革的关键是综合,要改的都是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以全面系统地改革来解决的问题。”沪上高教专家在解读这一轮高校综合改革时如是概括。

综改扩至部属高校全体

“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无疑是当下教育界最热的话题。早在方案公布之前,“两校一市”就被形象地比作“教育自贸区”。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创新、先试先行,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思路与举措,这些都是“两校一市”综改所承担的重大使命和攻坚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清华和北大主动请缨,希望在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先行探索。方案内容涉及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在办学自主权、人才培养等各项政策上寻求突破。

2014年7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原则同意“两校一市”的综合改革方案。

“实际上,综合改革不仅清华北大想做,很多的国内高校都想做。”有关负责人说,自从“两校一市”综改消息透露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南大学等高校纷纷向有关部门请缨,部分高校还在第一时间递送了改革方案。与之相随,有一种呼声也日渐强烈:高等教育改革不能有“改革洼地”。

也正因此,教育综合改革从最早的“两校一市”扩展到了后来的教育部所有直属高校。对上海而言,由于已经被列为教育综改试验区,所以更多的市属高校也开始酝酿、启动教育改革项目。

改革走向“深水区”

据了解,目前沪上多所部属高校的综合改革方案还在文本形成阶段。

在谈及这一轮全新的高校综合改革的特点时,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认为,本轮改革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和“深化”。“‘全面’是指在改革内容上系统化、整体化的设计与配套举措;‘深化’不仅是为了促进发展,而且指向根除顽疾。”这两方面的根本目的都是促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本轮综合改革启动前,很多大学已经承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简单地说,就是以“项目承包”的形式,由大学分别承接一个或几个试点课题,如试点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等。而今后,更多的高校会朝着整体改革的方向迈进。“不仅早期在个别学院、部分领域试点的成功经验要在全校范围推开,一些过去难以推动或迟迟没有进展的改革,也会适时推进。”有高校相关负责人以自己所在的高校为例——正准备推出在绩效工资考核中进一步向一线教学骨干倾斜的具体举措,而一些学校的职能处室也将面临功能调整。

按照教育部精神,高校提交综合改革方案后,教育部会相应提供配套政策。一位985高校相关负责人解读说:“我的理解是,教育部将通过这样的措施,给一些早有准备的高校适当下放办学自主权。”这对985、211或其它高校来说,都创造了通过综合改革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

据悉,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各高校的聚焦点各有不同。“我们的着力点在于用好已有的办学自主权为主,针对办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希望能在政策上进行整体修订。”上海交通大学有关负责人说,交大的综改方案在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方面提出了一些诉求。而华东师范大学则将通过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并且推进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成突破口

“不论是北大还是清华的综合改革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聚焦人事制度改革。”某高校校长认为,两校提出的提升学术委员会地位、建立教授的预聘和长聘制度、推行二级管理等,都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

一所大学的质量与优秀教授群体的地位密切相关,只有优秀教授群体能够在学校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才会提升学校品质,才有可能吸引到优秀学生。正因此,不少高校在制订方案时,都将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此外,高校还通过制订综改方案,在学科设置、招生规模、资源配置的自主权方面寻求突破。

“改革的具体推进,都需要教育部出台配套政策,或者修订现有的政策,才可能得以实现。”某985高校一位参与综合改革方案制订的学者举了个例子,现在虽然985高校有一定的学科设置自主权,但交叉学科却无法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找到相对应的学科,由此一些交叉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培养就遭遇了无法进行学位评定的障碍,为此,该校每年都有博士论文被教育部返还要求重审。“我们也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到了关于放宽学科设置权限的要求。”

实质性推进新一轮综合改革,正成为教育界的最新期待。

(摘自《文汇报》2014.12.05)

浙江大学:校长谈综合改革

实施综合改革,面对“成长的烦恼”

实施综合改革是浙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责任,既要坚守基本价值,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又要面向未来,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浙大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办学规模、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已奠定良好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比,改革面临着更大的困惑和更多的艰辛:政府对学校的微观干预,使学校丧失了独立精神和能力;社会的急功近利的大环境,迫使学校过度关注表观指标;学校的理想主义情怀正逐步丧失。这种困惑与艰辛,就像一个孩子面临的“成长的烦恼”——渴望长大,渴望认可,但是身体和思想还尚未成熟。

认识大学逻辑找出关键问题

综合改革不是单项改革的集合,而是解决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不是内容上的面面俱到,而是要找出问题间的联系和关键问题。浙大的综合改革涉及人才培养、科研与学科布局、队伍与人事制度、产学研与服务、大学治理结构、资源配置与保障、浙大体系、政治保障等8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相互精密咬合的“齿轮”,彼此传动还是掣肘,决定着战略能否实现。在方法上,综合改革应列出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问题为切入点,构建综合改革的逻辑关系;确定解决方案和改革措施,制定分步实施计划。

综合改革中几项重要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来源;学术研究是学术影响力的直接体现,也会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处于主导地位,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研究水平;体制机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教师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评价体系是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是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浙大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教育特色。一所大学的教育角色与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与息息相关,浙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蕴含创业精神和文化,需要更强的职业精神与技能,教育是否能让创新精神与职业精神完美结合?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各行业的领导者应当具备什么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应当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改进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学校、学部、院系如何承担人才培养责任?这都是下一阶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改革评价体系激发基层活力

评价体系改革在综合改革中处于基础地位,目标在于发挥学校的潜力,特别是激发基层组织、老师的潜力。评价体系是一种激励制度,组织、个人的利益诉求和学校的要求不完全一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评价体系除了让基层组织、使得院系和老师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实现这些组织和个人的发展的愿望和目标,同时也要满足学校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制定评价体系的时候,既要考虑被评价的主体的愿望,也要体现学校的要求。

(摘自《浙大周报》2014.9.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