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鼓励高校“学分互认”
在日前公布的《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出:“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动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鼓励高校建设教学联盟。”有专家称,将“学分互认”写入《纲要》体现了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报告中称,学分互认可以整合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解决部分学校扩招后师资、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学分互认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必然趋势。”
摘自《现代教育报》2011年4月13日
长三角本科高校启动学分互认
2011年长三角地区高校将加强区域教育的深度合作。苏浙沪三地的教育部门签署了七项协议,旨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人才培养的联合,为三地高校师生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这七项协议包括:共建高等教育专家资源库、共享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同举办国际教育展、高校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培养和高校学分互认等。据悉,近几年来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8校组成了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长三角千所各类学校也正在展开网络结对活动,计划2012年完成1000所结对目标。
摘自《扬子晚报》2011年4月9日
山东推行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上本科有望三年毕业
据悉,今后在山东省读大学本科,有望真正实现自选学习时长,可三年毕业,也可五年毕业。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说,真正的学分制,第一,可以通过学分的选修来决定学习时间的长短,三年能本科毕业,五年也能本科毕业。这是学习长度的选择。第二,可以通过学分的选择,来作为专业选择的主要依据。一开始进去“大文大理”,或者按大的学科门类进去,但是根据修不同的学分,可以来确定最后拿到的是什么专业的文凭。想修计算机的多选计算机类必须的课程就可以。这是专业方面的机动选择权。第三,学分的互认性。不同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不同类型的办学体制之间的学分互认。
摘自《山东商报》2011年5月11日
安徽省高校试水“三学期制”
今年起,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14所高校将全部试行一学年三学期。省应用型高校联盟成立于2009年,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合作组织。据了解,新增的第三学期将让学生深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专业实习实训、技能提升、产学研合作教学和辅修专业实验等项目为内容,通过丰富体验教学形式,培养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高素质、应用型、强技能”的需求。为确保三学期制顺利实施,各高校选择各自优势和特色专业,供学生跨校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联盟内高校互相承认学分。
摘自《安徽青年报》2011年2月23日
•理论探讨•
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北京大学学分转换机制的个案分析 贺凯丰\王卫\蒋晓涛\卢晓东
一、我国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在跨校选课以及学分转换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如北京学院路地区8所高校进行了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城市的高校间也进行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的尝试。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已经在积极地进行学分转换方面的探索。但从效果来看,国内高校间的跨校选课和学分转换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虽然高校之间建立了跨校选课和学分转换的机制,但实际上真正跨校选课和学分转换的学生还占少数。最近,国内9所首批“蛇5工程”高校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这9所学校层次之高、地区跨度之大在以往从来没有过,而签署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9所高校学生的跨校选课及学分互认,目的是要充分利用9所高校优质办学资源的互补优势,发挥9所高校在国内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共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
二、我国高校学分转换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1.打破“校本位”思想,鼓励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校本位”思想。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本,应该关注学生真正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不只是看学生所修学分是来自本校还是来自他校。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和能力是“质”,是高校管理者所应该关注的重点,学分是“量”,是一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对于一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和能力来讲,重点不是学生在美国获得还是在中国获得,也不是学生在外校获得还是在本校获得,而是学生获得的该门课程的知识和能力,只要符合学生所在校对学生的教学要求,都应该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因此,高校的管理应该打破“校本位”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北京大学近年来积极拓宽本科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为学生“走出去”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同时也吸引国内外优秀大学的学生“走进来”。学校先后与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联系并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如耶鲁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等;同时,像加州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还在学校设有联络中心或办公室。学生的国际和地区交流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键基础之一在于合作高校间都建立起了学分互认与转换制度。
2.建立国内外高校及专业的评枯机制
两所高校之所以能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必定是这种交流与合作对两校都有益处。一般来讲,两校的交流与合作会扩大彼此在国内外的影响、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师生之间的交流等。要达到双赢,两校了解各自学校的学术声誉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地位将成为一个基本前提,而两校或者相关学科专业在一个学术水平上,则是促成双方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条件。其实从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即“文凭等值”(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入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为此,高校应着重研究国内外高校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建立对国内外高校及专业学术评估的信息库,并且实时更新,这样才有利于国内外高校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借鉴“欧洲学分转换模式”之外,也可以探索“美国学分转换模式”在中国的实行:美国学分转换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不同学术水平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和学分转换,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其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转学机制,给予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和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持续动力。其特点在于: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认可学术水平较低大学的学分,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转换过程中予以适当降低,其目的是使学生可以由一般学校向优秀学校(如常青藤高校)转学;学术水平较低的大学为了激励学生去其他高校学习,在认可学分的同时适度提高课程成绩。
3.建立规范的可操作的学分转换程序
建立科学的学分转换机制,其核心是建立一套规范的可操作的学分转换程序,这其中包括:课程认定、学分认可、成绩记载等相关环节。学校在学分转换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可操作的学分转换程序:
一是学生在申请跨校选课或申请参加交换项目之前,需充分了解交换学校当前学期的课程设置,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预选。在提出申请时,需附上赴交换学校学习的课程预选单及所选课程简介,以便学校对其所选课程进行初步认定。
二是学生申请成功后,进入交换学校的相关专业学习,并确定自己最终所选课程,课程学习结束后,应参加对方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取得考试成绩。
三是学生交换学习结束后,由交换学校提供课程成绩单,学生需向学校提供交换期间所修成绩单、相关课程内容简介及交换学校学分学时对应法则等。
四是学校根据学生交换期间的成绩单、课程内容简介等对学生所修课程和成绩进行认定,要注重学生交换期间所修课程与学校课程结构的可比性,即所修交换学校课程与学生所在学校课程的相似性,确定其应当属于本校的哪个课程类别—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选修课中归于通选课、任意选修课还是其他类别。课程认定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交换期间所修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对应法则,参照学生所在学校学时与学分对应法则对学生所获学分进行转换,学分转换的依据重点是学生所在学校教学计划对学生的教学要求。
五是对学生成绩予以转换。如果交换学校的学术水平与北京大学相当,可以直接认可成绩;反之,应适当降低成绩。
摘自《北京教育》2011年第1期
“宽进严出”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杨德广\李梅
“宽进严出”的益处
高等教育大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但必须在质量上得到保障。笔者认为,一个地区如果毛入学率在60%一80%以上而没有淘汰率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不可能保障教育质量的,因此应把淘汰率保持在20%一30%左右来保障质量,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50%左右的正常范围内。通过放宽招生口径,让更多的适龄青年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受教育人群的数量;通过在培养过程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把质量关、严格控制淘汰率,确保教育质量。
宽进,可以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入学要求,如重点学校、示范性高校、热门专业,学生进校要经过联考或统考或面试,条件仍应高一点、严一点;进入一般高校不必参加全国统考,只要参加联考即可,或根据会考成绩择优入学;进入非重点高职高专院校不必参加高考,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和高中毕业文凭,就可以注册入学;有专特长的学生,只要会考合格,经推荐可免试入学,尤其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城市,高中毕业生可以注册入学进大专院校学习。
宽进的好处是:可以满足更多想读大学的人入学,可以充分利用高教资源。由于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大发展,高校的资源也迅速扩展,日前有些地区因生源不足,高校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实行宽进政策,一方面可以满足更多青年上大学的需求,另一方而把闲置的高校资源用于发挥人才培养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我国高校毛入学率从24.2%发展到40%,仍需要增加招生,需要高校挖掘,鼓励青年学生报考大学,实行宽进政策,有助于吸引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
实行宽进政策,可减轻高考竟争的压力,因为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有上大学机会,又不必都要参加统一考试,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学校。实行宽进政策,有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因为不再有高考指挥棒,不再以统考、以分数论成败,这样学校和学生本人就不必紧紧盯住分数,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又要求每个学生各门会考成绩必须合格,必须获得高中毕业文凭,这样促使学生必须全面发展。实行宽进政策,有助于各类学校得到合适的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到合适的学校去学习,因为不同高校采取不同的招生办法、录取标准,便于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严出,是指学生进校后必须达到学校对学生培养日标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遵守校规校纪,德、智、体全面合格,方能获得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凡未达标者,某方面不合格者,不得毕业。如某门课不及格未获得学分,必须重修。对核心课程,应实行教考分离,即任课教师不负责出考卷,出考卷的老师不任课。严出,要制定淘汰制度。不同类型的高校,淘汰率不一样,越是宽进的学校,淘汰率应越高,如注册入学的高校,淘汰率不应低于30%。
严出的好处是:可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维护高等学校的权威性。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利益。严出有助于学生严以律己,努力按学校培养目标、校规校纪要求自己。当前有不少学生学习不努力,学习动力不足,有的人严重的松、散、懒,多门课不及格,仍能“混”到毕业。学校里尽管有强大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也管不了他们。现行的宽进宽出制度导致学风、教风严重下降,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大批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流向社会。因此,必须用严出的办法约束学生,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如上所述,国外高校的学生就是靠制度管理,而不是靠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其中淘汰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宽进严出”的障碍
当前情况是不少地区和高校已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宽进”,但没有做到“严出”。具体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宽进严出”人才培养模式遇到以下障碍:第一,在实施“宽进”的地区和高校,入学标准棍乱。不同的学校和地区随意设置入学标准,甚至自定“潜规则”、开后门、私下交易,败坏了高等教育的风气,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第二,情面观念严重,不按规则办事。中国传统文化重的中和主义、人情观、面子观对广大高校教师的影响深刻,致使真正坚持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都铁而无私、严格把关的教师为数不多;不及格的学生及其家长的求情,许多教师常会萌动恻隐之心,在补考时让其过关;第三,评价标准模糊,缺乏清晰的标准作参考,在课程标准及毕业管理上,缺乏透明度,“严出”时质量监控不严格;第四,教考合一。现在学校的情况是考试与教学合一,大多数课程的授课教师就是出考卷的教师,包括出补考试卷一也是由任课教师出题,学生很容易“过关”;第五,培养方式及学生管理方式滞后。目前宽进后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仍延续“严进”时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宽进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性评价,降低了毕业生质量。
实施“宽进严出”的建议
第一,克服“统包管”的观点,强化质量意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代,对大学生不再统包统配,进入了大学不等于进入了保险箱。由于大学生人数激增,为确保质量,必须实行淘汰制。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提质。
第二,“宽进”要因校而异,要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高考方法和录取方法。第一类为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和热门令业,它们的招生要求应高一些、严一些,原则上会考成绩必须优良,必须参加统考或联考,各高校还可以加试或面试。第二类为一般本科院校,其报名条件主要看会考成绩是否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原则上应参加统考或联考,但高校不再加试。第三类为一般专科院校、专科专业,主要根据会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及一贯表现,直接报名面试后即可录取,不必参加统考。
第三,要做到“严出”,各类学校都要制定毕业生的标准,完成学分的总数。无论哪一类学校,对各门课程应制定透明而清晰的评价标准,核心课程的评价标准应更高一些。凡学分不满者,未达标者不得获取毕业文凭、学位证书,只有具备透明而合理的评价标准,淘汰过程才能做到更加的公平、客观,淘汰机制才有一定的威慑力。
第四,要做到“严出”,还需实行教考分离。教考分离,即教学和考试的组织与实施往相分离,考试机构与教学机构互相独认,办学不办考,办考不办学,尤其是核心课程,任课教师不承担出试卷、批阅试卷的任务。由相应的考试机构(如考试院)或其他教师出题。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3期
我国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障碍与对策
一、 我国高校学分制运行的“瓶颈”
1.教学资源不足是高校推进学分制的第一大“瓶颈”。学分制的最大特点是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及学习内容的宽广性,因而,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必须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2.课程选择盲目是高校推进学分制的第二大“瓶颈”。实行学分制的各个高校,必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3.专业限制严格是高校推进学分制的第三大“瓶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专业上实行的还是“录取终身”制。
二、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障碍的成因
1.思想观念的制约。我国传统的教育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强调共性,注重一致,忽略学生的智力、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2.社会因素的制约。一是投入不足,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二是缺乏健全的社会调解机制和配套的就业制度。3.学校条件的制约。一是学制缺乏弹性。二是教学管理滞后。三是制度标准不一。
三、我国高校正常实施学分制的对策
1.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是要优化教学计划;二是要完善选课制度;三是要建立与完善导师制;四是要改革课程考试制度;五是要改革学籍管理制度。2.进一步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一是优化教学管理软环境;二是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三是加强教学硬环境建设;四是加强校风建设。高校只有充分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服务育人为目标,才能使学分制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