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
国学专家进课堂课程建设有新意
2011年9月15日上午,由致公党青岛市市北区支部、青岛国学学会、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传统文化》”在北仲路第一小学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青岛国学学会副会长张轶西先生为近200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师生互动、气氛热烈。《传统文化》一课是青岛市所开发的地方课程,原本都是由学校老师来授课,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今年开学伊始,北仲路第一小学针对地方性课程、学校课程的授课探索了新的思路,即“专家引领、社会支持、院校互动、全员参与”,聘请专家到校带动教师教研、共同讨论,帮助教师编排课程,完善教案;亲自为学生授课,让自己所带大学生、研究生走进课堂,进行实践。此项活动也得到了致公党青岛市委的大力支持,具体事宜由致公党市北区支部全程参与。学校也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真正的做到“双赢”“多赢”。后期,还将会有天文、海洋等多方面专家,走入学校、走入课堂,学生们不出校门便可聆听专家授课,学校老师也将在新的领域得到专家的指导。”
摘自中国青年网2011年9月15日
87.4%的人希望更多国内名校推出网络公开课
近日对13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9%的人支持复旦大学开设网络公开课。调查中,52.1%的人有听网络公开课的经历。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外国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受追捧的两大主要原因分别是:公开课内容本身具有吸引力(66.2%);形式新颖,吸引人眼球(65.0%)。其他原因还有:网络普及率高,听课比较方便(53.1%);听不到国内名校的网络公开课(52.7%);能上网的课程大都非常经典(50.9%);网络公开课中的老师水准高(44.0%)等。调查显示,87.4%的人认为我国应有更多名校推出网络公开课。受访者最希望听到的网络公开课科目是:国学。接下来还有:文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在夹带着西方思想观念的国外网络公开课广受追捧的今天,我国的网络公开课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重任。
摘自《中国青年报》5.3
开放课程能否撬动高校教改
近来,来自哈佛、耶鲁、牛津、斯坦福等国外名校的网络课程风靡。在网上,哈佛教授“公平正义”课、耶鲁教授“哲学—死亡”课的视频点击率极高。复旦大学日前也面向公众推出网络公开课。很多人觉得欢欣鼓舞:知识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看来已穿透了大学的“围墙”。当然,也有人担忧:传统大学教育会不会失去魅力?
但是,我们也看到,传统大学教育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魅力。目前,青睐网络课的大致有三类人:渴望“充电”的人,有名校情结的人,把网络学习当作一种社交的人。他们的网络学习普遍存在“碎片化”和浅尝辄止的倾向,而且由于缺乏学习氛围,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积淀的气质和精神、思想的激荡和碰撞、人际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在网络学习中都无法获得。传统教学中的教室并非可有可无,那是脑力激荡、智慧碰撞的场所,是网络课堂无法提供的。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是新生事物,能否达到拆除大学“围墙”的效果有待时日检验,对大学教育带来何种影响亦不能急于定论,但对高校教学和课程建设带来的冲击却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将来伴随着更多国内高校推出网络公开课,公众的评判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高校下决心改革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建设。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4.19/王亮
1949-1955年高校课程改革研究
一、课程的初步改造:新中国成立前夕-1950年6月
一是非处“国民党党义”等反动课程,增开革命的政治课程。二是精简课程。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上而下的领导与自下而上的辅助改革相结合,充分发挥民主作风。二是提出“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口号,师生共同商讨改造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三是师资短缺和不得力的问题逐步显现,制约了课程的改进。
二、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1950年6月-1951年底(一)缓慢推进:1950年6月-1951年夏。(二)迅速展开:1951年秋-1951年底。
三、课程改革的深化:1952-1955年
一是制订全国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是制订与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三是借助苏联,编译和统一教材。第一,课程的计划性。第二,课程的统一性。第三,课程的体系化。第四,课程内容的亲苏性。
四、结束语这次课程改革前后历时7年,经过初步探点、全面展开和持续深化三个发簪阶段,在对旧有大学课程进行彻底改造的基础上,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新中国自己的大学课程体系,完成了改造旧课程,建设新课程的目标。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1.1/赵京
新课程及其开发:高校课程建设的新视点
一、“新课程”的界定
高校在其所有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层次的教学中开设的具有“新颖性内容”的课程。
二、高效开发新课程的必要性
1.开发新课程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2.开发新课程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3.开发新课程是高校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高效开发新课程的可行性
1.高校拥有优秀的人才群体,具备开发新课程的人才资源。2.高校积聚着强劲“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能力和丰硕的成果,具备开发新课程所需要的充沛的科研资源和学术资源。3.高校建立了与社会广泛的组织联系,具备获得现代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生产方式、职业需要变化信息的广泛的社会资源。
四、对策与错失
1.在认识层面。应当充分意识到新课程及其开发的重要价值,不仅要将其视之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且要将其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当然组成和紧迫的实践。2.在实践层面。主要依靠教授学术骨干力量开发前沿性新课程。3.在教学管理体制层面。积极推进新课程体制化的工作,为开发新课程提供体制性保障。4.在政策层面。建议由教育部制定和推行像“精品课程计划”那样的政策,加强对新课程开发的规范、引导与激励;建立国家、省、高校三级“新课程计划”;充分调动高校各类人才开发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创建新课程作为一项业绩考核与评估的内容;设立基,为新课程教材的编纂、出版提供充分的经费资助;在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成果评审和评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摘自《江苏教育》2011.2/吴时明等
西南财经大学:分享教学经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改革
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探索现代财经教育教学范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西南财经大学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课堂教学卓越计划(试行)》并于近日在光华校区举行“大学卓越教学经验分享会(第1期)暨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启动仪式。这是西南财经大学深入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又一举措。
一、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目标。在教师自荐和学院推荐的基础上,每学期选拔10名左右的教师参与该计划,旨在通过探究教学艺术,凝炼教学思想,打造精品课堂,全方位营造“关注教学、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的校园氛围,通过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和示范效应,稳步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二、制定全面的建设和评价标准。以教学目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素质为立足点,以教学方法转变为突破口,以优质精品为建设导向,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创新协作精神;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能及时把国内外教改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愉快学习环境;具有高水平的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技术;取得能够起到示范性作用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评教达到优秀;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为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做出贡献。
三、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安排。参与“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的教师,以四个星期为一个阶段,在教学训练与评估中心的组织下集体进行备课、教学研讨和总结,至少每两个星期安排一次专门的课外辅导,用于作业评讲和师生课外交流。
四、提供良好的教学配套和鼓励措施。学校专门为参与“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的教师配备一个不大于60人的教学班,并全程录像,经教师本人同意后在校内公开。为每位教师配备1名助教,协助进行资料收集、作业批改等教学辅助工作。为每位教师提供正常课时费之外的专项经费补贴。鼓励教师在学期末力争形成相应的教学研究论文,并在校内各类教学奖项评审中给予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
经过严格筛选,本学期已经有《民事诉讼法》、《高等数学》、《基础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6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卓越计划”。
摘自教育部网站2008年10月27日
“读、议、练”教学模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何菊芳季诚钧
财政学是以研究财政在政府配置资源中的特殊作用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财政学课程在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举足轻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围绕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与研究财政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财政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大都己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能自动实现教学方法的先进化与多样化,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组织方式。
2.教学内容过于简化
目前非财税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财政学课时设置往往很有限,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内容过多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简化,缺乏足够的时间对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弱化了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的财政学课程成绩评定往往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能力和素质的动力,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很难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容易助长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等不良倾向。
二、“读、议、练”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针对目前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采用“读、议、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读、议、练”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是:
“读”—指导学生阅读,明确阅读的具体要求
教师在首次授课时,就要提供阅读书目、期刊、报纸、网站等多种来源渠道,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进度精读或泛读相关文献资料,明确告知学生要求精读40万字,泛读60万字以上的资料。
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根据讲授内容分批提供阅读资料,强调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提醒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
为了确保阅读效果,“读”要与后面的“练”结合,可以通过上交读书报告、书评等形式来督促检查。通过这种有明确要求的阅读,达到通过阅读扩充财政学课程知识的目的。
2.“议”—通过课外分组讨论、课堂集中汇报等形式开展讨论
各组要在课堂上呈现令人满意的汇报效果,课外就要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行。具体包括恰当选题、搜集资料、归纳总结、讨论分析、制作PPT、限时试讲等环节。为了达到讨论课的优质效果,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注意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首先,合理确定讨论课时间。其次,讨论主题的确定要恰当。再次,要合理分组。应该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男女组合、强弱搭配、力量基本均衡等原则合理分组。第四,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做充分的准备。第五,要明确告知讨论评价的具体要求。第六,教师要在每组汇报结束后,给予及时中肯的简短点评,指出亮点所在、不足之处及提升改进的方向。第七,要求各组在PPT的首页注明成员的具体分工,体现各成员在选题、搜集资料、归纳总结、讨论分析、制作PPT、限时试讲、汇报等环节中的作用,尽量避免少数学生因组员多而产生“搭便车”情况的发生,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从讨论中得到提高。
这种讨论式教学丰富了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必须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当前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学会合作,加强沟通;同时也促进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开展多次讨论,以充分发挥讨论课的作用。
3.“练”—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
对于“练”,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施。一方面,可以与“读、议”结合进行,通过布置综合性作业来实施,综合性作业可以是案例、课程论文、读书报告、书评、文献综述等形式。另一方面,每章内容讲完后,应围绕讲授的主要内容布置一定量的作业,作为学生课后复习思考的重点。
为了练习卓有成效,教师在布置形式多样的练习时,要明确其在选题方向、形式规范、内容范围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且及时给予成绩评定。
4.课程成绩评定的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的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评定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在财政学课程成绩评定中,就要综合考虑“读、议、练”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使各环节的作用得到合理的体现。一般说来,课程成绩可以由期末卷面成绩约40%、讨论课成绩约30%、各种练习成绩约30%二部分构成。只有把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才能摆脱传统的过分重视期末考试、靠死记硬背获得高分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采用“读、议、练”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方法、学生作业、成绩评定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去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中训练他们搜集资料、概括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可见,通过“读、议、练”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的多种能力与素质,是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同时,笔者认为,“读、议、练”教学模式值得在高校其他课程教学中大力推广,以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当然,除了采用“读、议、练”教学模式外,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如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为支撑,努力吸取学术前沿新知识,总结提炼教学经验,不断优化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9期
清华修复文科找回来的不止另一半
国内很多大学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人文复兴的努力。清华文科的消失,只是整个国家某个特殊时段忽略人文传统的体现,其修复,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所谓“香火传承”,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水滴石穿的过程,这是一个慢功夫、笨功夫而非急就章。一般而言,人文教育从来都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底色”、“气质”云云,正是就其基础意义而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修复文科,其实是在修复一种文化传统、一种久违了的文化自信。大学从这个过程中找回来的,绝不仅仅是“另一半”,而是一种学术底气和文化底色。
摘自《中国青年报》4.14/胡印斌
解析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
一、 课程国际化有着深刻宏大的社会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缘起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浪潮开始波及政治、文化、教育领域,由此便使人类社会开始迈进全球化时代。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 课程国际化是人本主义课程论的弘扬和彰显
三、 是课程国际化是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的反映和体现
四、 课程国际化不仅是促进知识共享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价值观上实现互补的重要手段
五、 课程国际化是课程主要要素的国际化
首先,课程国际化是课程目标的国际化。其次,课程国际化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再次,课程国际化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国际化。
六、 课程国际化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七、 课程国际化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流动,这一过程中存在三种发展态势:课程引进和输出并重、以课程引进为主,以课程输出为主
八、 课程国际化是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概念,它将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深入而淡出历史舞台
摘自《江苏高教》2011.2/王若梅
“上我的课,从未有学生睡觉”
华政的很多老师,害怕和刘宪权紧挨着教室上课——刘宪权给本科生上课,一个容纳300人的教室会硬生生挤下四五百名学生,没有座位的学生不得不到隔壁教室去拖椅子。谁要是挨着刘宪权的教室上课,谁就要目睹教室里课桌椅被“抢劫”的灾难,这已经成为华政松江校区的奇景。所有在华政读法学的学生,都渴望到这位刑法学教授的课上去坐一坐,否则“大学生活不完整”。很多毕业生回忆刘教授的课则会评论说:“好听得一塌糊涂。”
“上我的课从来没有学生睡觉。上我的课还要睡觉,那只能说明你确实要睡了。”这句话出自刘宪权语录,也在他的课堂上被充分印证。刘宪权不仅讲课思路清晰,而且引领学生讨论极有方向感:他会像巡逻般地从教室最前排走到最后排,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逼”着学生用所学得的法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刘宪权不忘在课上见缝插针地告诫学生一条“真理”——读大学,必须要上课。刘宪权是那种在课堂上不重复老调调,把最新的庭审案例拿来当课堂教学内容的老师。刘宪权的高人气,在华政已经上演了十几年。不过,鲜有学生知道,那个在课堂上幽默感十足、颇有些滑稽演员风采的大教授,其实本质上是一个极端认真、仔细的人。“上课如果要靠讲笑话吸引学生,那不是真本事。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这是需要下苦功研究的。其实,每次跟学生上完课,我都会自己总结一下。”刘宪权在华政执教超过25年,同时担任沪上多家公检法机关的顾问。凭借过去这些年的积累,刘宪权坦言,如果要在课堂上“胡吹”,一整年不备课都没问题,但他却不准自己这么干。
摘自《文汇报》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