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机电类专业“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孙慧平 虞文贤

“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更强调学校、企业双向融合互动,充分体现学校、企业各自优势,通过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方式共同承担起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一、机电类专业“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更强调学校、企业双向融合互动,充分体现学校、企业各自优势,通过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方式共同承担起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1.区域内机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背景。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机电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机电类专业就业岗位现状和人才需求分析。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现有制造业就业人口中,高级计工以上的技能型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的15%左右,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已经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3名。

3.企业有着机电装备制造领域的资源优势和强烈的“四合作”参与意识。实行“四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尤其是要找到合作企业的利益点所在,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

二、机电类专业“四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内容

1.确立标准引领,校企共育行业通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机电行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特点,来确定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开发复合型课程,校企共施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机电装备是典型的机、电、液和计算机控制一体化产品,需要掌握机械、电气和液压控制、数字通讯等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需要开发复合型的课程。

3.组建教学质量双向监控保障体系,校企共输机电类企业专门人才。对教学质量的认定,既是考验校企深度融合、全面合作培养机电装备制造业人才互信的重要尺度,也是校企双方长期、稳定合作的关键。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体系中,学校派出专职教师驻厂监控企业是否全面落实教学要求,抽查学生顶岗实习等环节的教学质量,并与校外兼职教师、驻厂代表的绩效考核挂钩。校内教学质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控,企业给出各项能力考核实施细则,学校细化成教学考核办法。

4.合作开展高端培训,实现校企共同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高端培训,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新设备用户需要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教师能说会道的长处,为集团培训员工和新产品用户,实现了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持续改善,确保了学院培训新产品用户的能力。

【摘自《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期】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文化、制度与物质的“三轮”驱动

一、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人才提供条件与支撑主要是通过制度设计和物质基础来实现,即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帮助人才完善知识结构,通过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或平台提供实践创新的物质基础,促进人才在实践中成长。

二、创新人才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需要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为人才这种学科交叉的效果已经显现,轧制过程自动化不仅成为实验室迈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重要的阶梯,而且成为了实验室不断前进的开拓力量,成为实验室每一个成员手中的锐利武器。实验室不仅在专业设置、观念转变、实践应用上履行学科交叉的指导思想,还将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人才合理知识结构的思想向人才培养的下游延伸。

三、创新人才要在实践中磨练“羽化”

人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锤炼,创新人才的成长尤其如此。勤于实践才能获取真知。实验室倡导的科研文化包含了这样一条行为准则;每一个人都要上一线,上主战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验室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重视实践的学风。除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育更需要实践体系的支撑。让科技人才投身实践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既要为他们开辟实习实践的基地,又要为他们配备或者帮助他们建设研究需要的设备、必要的创新平台。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须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实验室提倡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验室正在着手开展科技成果和人才评价体系的探索,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以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依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争取在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为创新人才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动态》2014年第1期】

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类高校不能缺位

技术类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文化建设。技术类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缺位,会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缺位。技术创新文化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土壤。技术创新文化是技术类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技术知识生态基础。技术创新文化是技术类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技术观念生态基础。技术创新文化是技术类高校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技术原创力的基础。造成我国技术原创能力缺失的原因尽管很多,比如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等,但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创新文化中技术原创文化(技术创新人员在开展原始创新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有的理念、价值观和精神气质等的总和)的缺失。

提升我国技术类高校技术创新文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唤醒技术类高校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二是重塑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的技术类高校大学精神。三是打造技术类高校技术创新和谐团队。四是改善技术类高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29日】

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排在首位,并进一步明确了攻坚克难重点和系列政策举措,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的战略。

坚持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和核心任务,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同时,《决定》明确综合改革的难点重点和系列政策举措。如何按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以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是一个亟需探索和破解的课题。

《决定》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笔者理解的“创新”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综合素质教育,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谋划上,《决定》中强调了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将德育、体育、美育清晰地强调出来。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中华民族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是针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的改革思路。

坚持国家、社会人才需求导向 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突出特色,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既要跟随市场,同时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用学科专业发展来引领适用人才的培养输送和满足社会的发展。大学要通过对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的预测,通过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的分析,预测相关人才需求专业,培育和发展相关学科,储备新兴产业需要的人才。

关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近年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学校根据国际化高端经济人才未来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校新开设了经济统计学、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国际经贸方向)、投资学、物流管理、保险精算、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增加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色班、全球风险管理FRM特色班、财经新闻实验班等新的培养方向和模式,为国家经济建设下一步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就业工作赢得主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把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动权,以立德树人作为全部工作的主导方向和根本目标,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自《北京教育》2014年第1期】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从思维入手

“钱学森之问”对于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质疑,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让国内高校校长们揪心。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也不例外,国内整体学术氛围、高校教育缺少创新文化,这是导致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创新文化不足又是由三方面“缺失”造成的。“首要的‘缺失’是大学生普遍缺少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第二个“缺失”则体现在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上。第三个“缺失”是跨学科、跨文化的尺度缺失。谭天伟认为,尽管西南联大有其当时的特殊环境,但却在“三个缺失”的问题上做得很好。这也许正是大师辈出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南联大成功的因素,首先是教师队伍优秀,其次是大环境造就师生互动良好。”谭天伟说,“仔细观察,西南联大还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融合。”谭天伟提出学科交叉班的培养模式,实际上是提供给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人,一个思想碰撞的契机。在他看来,理想中的跨文化还是要让师生跨出国门,身临其境、开阔视野,进而形成新的科研思路、学习方法。这也就是北化举办国际论坛的初衷。不久前,北化又推出一项创举,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这一次,谭天伟把目光对准了人文社科研究领域,近期致力于关键制造业的行业就业指数研究、化工行业的劳动标准研究和北化毕业生竞争力跟踪研究。事实上,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从来就无定式,而谭天伟正带领着北化师生走一条求异、互动、跨学科、多元化的道路上。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3年12月5日】

方案重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起点——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程瑶 宗小兰 傅新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历程

2010年5月,学校提出了“积极探索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启动分类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二、以人才质量提高为目标,构建新型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方案

1.本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开展分类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培养具有扎实学科理论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批判性思维的学术型人才,以及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大基础“教育下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台阶必修”和公共选修课、推荐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类型选修”的课程体系。2.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完善以能力为重的实践教学体系。按不同培养类型的要求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合理确定认知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培养三类人才实验课程中的比例;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创新实验内容;强化实习环节,加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校研合作培养学术型人才。

三、保障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实施的有效措施

1.全面落实《纲要》,加快育人观念更新。2.规范课程管理,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制定。3.完善教学管理文件,保障人才培养改革。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创新能力培养。5.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课程训练。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2期】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

赵文春

一、高等教育变迁与创新人才培养

“博雅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19世纪末,柏林大学的创造者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统一”以及强调大学追求科学发展的大学理念。柏林大学提出了独处、自由与合作三者统一的建校原则,提倡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坚强的独立性和独创精神,重视学术研究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90年代以后繁荣与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建构

1.“以人为本”的人才教育理念。大学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活动的作用,努力培养创新人才。2.创新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激发人的创新能力。3.学术自由的文化理念。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基本条件”,高深学问“应该让专家们独立解决”。学术自由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学术活动的最高追求和“神圣使命”。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建设

1.“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学习的选择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2.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与教学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跨学科知识出发设置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打下广博的、宽厚的知识基础,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和知识的融合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去考察问题,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创造力。3.有效的科研活动。大学要将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就是把教学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使得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科研活动不仅要在研究生中进行,也要应用于本科生教学。4.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和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明确提出了要将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要调动政府、企业等全社会都关心产学研合作教育,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和模式。5.改革现行的教师及学生评价制度。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应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就教师而言,在评价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上,不应只注重数量,而应更注重质量。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5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