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与机制创新

徐萍 史国栋

一、厘清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

1.针对优质生源,制定精英教育目标。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特区的学生,是从众多申请者中严格遴选的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他们的学业基础、思维逻辑、创新潜能在学校同类学生中无疑处于拔尖位置,在生源起点上已是“潜在的精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将这些优质生源培养成相应领域里的社会精英或大师,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并引领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因此,必须制定精英化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的精英培养标准和要求。当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既可能是集中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大师即专业精英,也可能是基于某一领域并超越既定领域的开创型人才,是高端领域的革新者或缔造者。

2.学科交叉融通,优化学术课程规划。首先,要实施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美国“大挑战学者计划”是一个拔尖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框架包括课程计划和各种课外活动项目、研究计划,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工程大挑战的卓越工程师。该计划的课程内容体现最新科技和人文社科之间的交融,融合了现实社会的需求; 课程设置涵盖了世界各地工程实践的异同,设计、制造和产品的全球属性,不同文化背景下技术的不同用途及有效传递想法的重要性等。其次,学术课程必须具有挑战性。要以问题为主线,按模块组织,力图通过学科交叉核心课程的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多维度发现和思考问题,并保持浓厚的学术兴趣。

3.依靠名师指导,实施深度教育策略。拔尖人才培养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的精英教育系统工程,需要由杰出的教师与出类拔萃的学生一起,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名师出高徒,要安排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和授课教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实施“深度”教育策略。学术导师能够充分关注和挖掘学生的学术潜力,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咨询和建议,能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业方案和开发个性化学习项目。哈佛大学为世界输送了难以计数的拔尖创新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在拓展通识教育“广度”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学术教育“深度”。一方面,积极推进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并鼓励学生参与; 另一方面,配备专业名师为导师,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讨论以及更高层次的学业交流,使学生在追逐前沿领域相关艰深知识的同时,激发出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和人文修养。

二、探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1.建立动态进出的开放选拔机制。一是创新科学化选拔方式。遴选对象主要是优势学科专业的一年级新生,录取委员会根据当年招生和学生申请情况,实行推荐、笔试、加试的选拔录取程序,笔试主要包括数学、英语、物理( 或化学) 科目,加试主要是面试与心理测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选拔时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基础、学术兴趣、思维活跃性和科研潜质,尤其是学生是否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是否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学科研究工作。二是实施阶段性分流与增补。实行学年考核分流制,大一、大二学年结束后组织专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术兴趣与科研潜力,综合考核不合格及个人原因申请退出的学生,原则上分流到各相关学院。三是建立人性化退出机制。实际上,从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看,在本科阶段或者一二年级,要完全确定哪些学生将来能成为领军人物是难以办到的,况且其中既有学生个体的天赋因素和学校提供的条件因素,也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愿望变化因素。

2.建立阶段性递进的动态管理机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成功的办学实践,实行单独编班、四年一贯制集中管理。一是采取分阶段、个性化培养。前两年进行学科大类培养,后两年实行分专业培养,实施主辅修专业制度。二是实行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基础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学习,开展团队合作和社会实践等; 学术导师负责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指导检查学生专业学习、开展科研训练和学术交流等。前两年给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基础课程学习; 后两年给每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并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授课教师、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从校内外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授中遴选或聘请,实现动态考核管理。三是实施年度跟进培养。前两年按学院培养方案完成通识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学习,后两年按个性化培养方案进入主修专业学习,加入导师学术团队和创新创业团队,安排境内外实习实训。每年举办冬夏季“国际交流营”,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条件开展科研工作,尽快融入学科领域前沿或者是国际竞争力强的学术团体、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群体中去。

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倍加爱护学生个体的天赋,又要倍加重视为此类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土壤、条件和平台。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如何集中各类优质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共同选择。围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将学科建设成就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政策设计将学科、师资、国际交流、优质生源、优良传统等办学优势,优先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秉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传统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依托大学科技园的产学研联盟优势,吸纳优质产学研资源向教学环节流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及师资来源多元化、科研项目高端化; 二是开展与大院大所、高科技企业联动培养、合作育人,共同设计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三是拓展科研训练体系,学生全程参与学术导师的科研项目训练,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兴趣与专业导向的一致性。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科学人才观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罗印升 沈琳

一、科学人才观

科学人才观在内涵上突出强调: 第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促进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第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人才定义中增加“专业”和“专门”后,既强调了人才的分类性或者说是领域性、职业性,也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人才、行行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鼓励人人成才,建立新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第三,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人才规划纲要》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国家兴盛,人才为本; 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作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工程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经济性和创新性。这里技术科学的含义是“把工程实际中所用的许多设计原则加以整理和总结,使之成为理论,因而就能够把工程实际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共同性显示出来,并服务于工程技术。理论分析是技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而言,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高等工程教育 。

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阶段,高等工程教育是使人成其为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人才资源在各产业领域的分布、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分布、在高科技领域的分布等属于宏观配置。人才资源流通与宏观配置是否得当与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 一是增量、着眼未来发展; 二是存量、着眼当前现实。对高等工程教育而言,增量主要靠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机构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进行调整,存量主要靠继续工程教育和培训来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要以科学人才观的理念为引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数量、结构和质量等三个方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科学人才观全面、科学界定了人才的本质内涵,倡导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可成才,这些思想和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目标方向。为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合理规划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要素,以知识、能力和品德教育为核心要素构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内容要求。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使人才总量同国家工业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工业各领域、行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工程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相适应,人才综合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和谐局面,早日实现“中国梦”。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与路径探讨

陆国栋 李飞 李拓宇

关于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工程科学家”与“工程师”同等重要,不是对立关系。发达国家仍习惯以“工程师”称呼工程科技人才,很多国外教授会说,“我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然后才是一名学者、一位教授”。但在国内,“工程师”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下被贬低了,你说自己是“工程师”,就好像是技术工匠,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好像比较轻视技术为主的工匠。本科阶段的工科人才培养还是需要“量大面广”的模式,培养定位首先应该是“工程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解决科学问题的基础。工程师要有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去做工程实践,才可以有机会提炼出有用的科学问题。如果做不了一个称职的工程师,那就很难成为一名称职的工程科学家,更难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工程领军人才。因此,“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两者应当是递进的关系。而对于研究生,则应该是培养“工程科学家”的倾向多一些,但是具体多多少,也很难定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需求不同,可以结合我国工程科技以及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

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要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和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无论从何种程度上都是需要“回归工程”的。中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的是苏联模式-即“定点培养工程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门对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工程师,但是工科专业设置比较繁多而狭窄,学生想换专业也非常困难。目前工科学生的培养环节上缺乏工程实践,到生产第一线、到企业生产现场的情况都大不如以前,所以要“回归工程”,但也不是像改革开放初期那种简单的“回归”,那套体制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

“回归工程”的工程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立工科人才的社会培养体系,而不仅仅是依靠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已经在渐进式地进行着改革,逐步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向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增设仿真软件实践验证课程等。这还不够,应该让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到工科人才培养的工作中来。像世界五百强企业等跨国公司有很严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可以作为今后职员招聘的候选者。毕业生进入企业一般也都会有两年实习期,通过一套严格的、跨文化的、适应性较强的上岗培养体系,使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和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的用工理念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只愿意“用人”,而不愿意“培养人”。学生的实习需要企业配套一定的人员和设备,加之中国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等都存在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这就给学生的企业实习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碍,导致国内企业不愿意承担实习的接待工作。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首先鼓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工科人才培养责任,不要纠结于实习学生最后可以有多少人进入自己的企业工作,这样才可以发挥产业资源优势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以为企业输送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首先,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中,本科和研究生都有一个培养目标是工程创业人才。一个教授如果创业成功,他的学生也会不止一个去创业,并且会带动一批创业人才出来。斯坦福当年就是教授创业带动了晶体管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应的产业人才也培养起来。与此同时,还会带动上下游硬件设施的更新发展,吸引聚集一大批优秀工科人才,形成了“硅谷”这样的创新生态圈。我们目前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大多数是自发的,缺乏在教师指导下、学校科研支撑下的学生创业,没有发挥好教师队伍的资源与优势,其实本校教师对学生创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国内就有很多这样的典型成功案例。

其次,学术创业对学校和学科有反哺作用。自己学校的教师、学生创业成功,获得一定财富后,会通过各种形式回馈母校。如清华同方孵化了很多上市公司,反过来对清华大学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也具有带动作用,改善了工科教学环境。最后,教师或校友参与开办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会跟学校更加契合,对工科教学工作形成支撑。如果是校友和本校教师创办的企业,思想上面共识性更强,能够输送一批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可以形成较好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当然,学术创业过程也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度,这就需要学校在政策制度上有所安排,比如教师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停薪留职去创业。总而言之,国家宏观层面在鼓励全民创业,但我国高校在鼓励教师参与创业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做得不够,需要有紧迫性。一所大学获过多少奖项、有多少科研经费,在若干年后很少有人会记得,但是培养了什么人、孵化了哪些企业,这些事情才能够让人们铭记。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

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能力构成

陈法春

为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正在组织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各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合理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确定专业定位的核心,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依据和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尺度。按照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关系规律的划分,《高等教育法》很好地兼顾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内部关系规律,亦即同时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求和教育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要求。

教育部提供的“国标”“参考框架”将“培养规格”分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 三个方面。三项要求中,素质是属概念,能力和知识是种概念,素质包括能力和知识,能力和知识是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素质更宏观,能力和知识更具体。能力和知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属实践活动范畴。”外语专业实践性强,培养规格对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其界定应该既遵循教育关系规律,又符合专业性质,既准确全面,又具体可操作。《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任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际上是把“实践能力”规定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能力要求。

关于英语专业的实践能力,教育部提出了六项“培养要求”: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英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都集中在学习者的智能上,都是学习者主要运用智能完成特定活动的能力,关注的主要是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对人的精神、情感、意志、性格等涉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内部发展规律关注不足,也未能很好地体现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语言工具论的影子,未能充分体现出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负载着其母语使用者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符号体系,也是其文化价值代码体系,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外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和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都要求其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文学鉴赏力。虽然,“国标”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会有相关表述,而且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可以用于文学鉴赏和批评,但是因为文学对语言专业的不可或缺性,英语专业“国标”仍然有必要在“能力要求”对其予以明确表述。

语言和文学紧密相连。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文学以语言为存在的前提条件,语言以文学为重要的保存、传播和审美载体。文学作品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多样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理解、欣赏和运用能力。同时,文学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信息,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促进学习者体味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增加对语言对象国的感性认识,丰富语言专业学生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文学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起伏的情节、和谐的节奏和精致的结构等可以培养学习者对于语言形式美、文学作品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趣味,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境界,陶冶性情,提高修养,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文学是所有语言专业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我国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争论后达成共识:语文包括语言和文学,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审美力和判断力是文学鉴赏力的核心,也是文学批评的基础。英语专业“国标”可以把对不同文学体裁作品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审美力和道德价值判断力作为文学鉴赏力的培养着力点和评价内容,培养人文通识人才;同时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使其同批判性思维能力相结合,培养专业创新人才。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