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信息动态•


元培十周年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国际研讨会举行


2011年9月15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十年院庆之际,来自海内外的本科教育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研讨会”为元培十周岁送上祝福。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15所大学25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通识在线杂志的9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各位专家学者在交流分享各地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共同探讨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四个主题,分别围绕“专业选择”、“住宿制及经典教学”、“跨学科与通识教育”、“导师制”展开。首场论坛以“专业选择”为主题,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庞海芍书记,上海大学自强学院常务副院长顾传青教授,韩国首尔大学自由专攻学部韩敬九教授,就各自学校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进行了介绍。韩敬九教授谈到的“自由选择、愉快选择、不惧选择”的理念,得到了嘉宾们的广泛认同。第二场论坛以“住宿制及经典教学”为主题,来自耶鲁大学历史学系、正在参与“北大—耶鲁联合本科项目”教学的ValerieHansen教授,用丰富的图片为大家具体介绍了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学院制,学生们在入学时被分入12个学院中,在学院院长的组织下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能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校中获得一份归属感。随后,日本早稻田大学工部副部长、国际教养学部MajiRhee教授介绍了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的“Cluster-base”教学方案,以及在本科生培养中对于学生第二外语、至少出国交流学习一年、每年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和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要求。下午进行的两场论坛主题分别为“跨学科与通识教育”和“导师制”,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谭绍滨、武汉大学教务部部长吴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苏彦捷等作了精彩发言。嘉宾们不仅谈到了各自学校在通识教育和导师制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就面临的困境与瓶颈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以期未来能够在本科生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0期

丁肇中:基础科学是应用技术金字塔底花钱值得


“我是花钱的,不是挣钱的。”“你今天是花钱的,明天就是挣钱的。”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与江苏省省长李学勇的对话。他们谈到“花钱是否值得”的对象是“基础科学”。16日,江苏发展国际咨询会议在南京资金山庄开幕,12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位江苏省政府经济(科技)顾问进行主题研讨。

“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技术的金字塔,金字塔由于新的应用在不断增高,同时基础研究不断拓宽底部,越来越走到金字塔最外面的角落。因此,有时候因为它(基础科学)远离日常生活受到责难,只有在一段时间以后,当金字塔的应用部分‘长高’了,公众对奇怪的新现象熟悉了,它们(基础科学)才看上去比较‘实际’。”丁肇中说,“我们听到这样的争议:是支持‘无用的’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将资源集中于技术转化和应用。从历史经验来看,后一种观点是目光短浅的。”

丁肇中表示,许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验方面具有竞争力,就必须集中精力发展既有市场效益的实用性技术,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但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现象,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转化的了。

“技术的发展是生根于基础研究之中的。没有基础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发展经济的实用主义途径是不可能持久的。基础研究的原始动力是人类的好奇心,基础研究是新技术、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丁肇中说。

摘自《中新网》2011年9月16日

教学改革需要整体推进和主体觉醒-------------浩歌


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什么?是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跃升,靠什么?出路何在?靠办学条件改善,靠优化教学基本建设,更要靠体制、特别是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创新不突破,就难有好出路。这些理儿,已是认同者众了。

从表象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声音不可谓不强,一个个文件、一次次讲话、一篇篇文章都在反复强调,人们的耳朵都被磨出茧来了,“工程”列项也不乏其例,相关主管部门也成天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仍落了个“教学和管理改革步伐明显滞后”的结局。真该问一问“为什么”和“怎么办”了。

由于种种已明或未明的原因,教学思想观念大转变、培养模式大转换、改革主体大觉醒、改革实践大范围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出现。针对教学改革步伐“明显滞后”的诘难,来一次教学改革主管的反思和教学改革主体的觉醒,会有稗益的。

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历史又把我们推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上。有迹象表明,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教学改革整体推进、发挥整体效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关政策文件已出现整体推进改革的文字或要求。高校教学改革恐怕有反思这样的问题的必要:从抽象的思辨教条中突围出来,从整体顶层设计悬浮不落地的状态中突围出来,从领导改革能力和践行改革动力不足的危险中突围出来。

教学改革要杀出重围,改变可能而未能的现状,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和澄清,即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和主体是谁?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来是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倡导者,即主导,但不是主体。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在高校,自然教学改革的主要责任和主要力量也在高校,而改革的主体力量则是教学实践者,即广大教师乃至学生。一般地说,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按照规律指明方向和提出原则要求,搞好整体顶层设计,提高改革指导力,加强政策引导力,让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愿改善改;而不是事无巨细越俎代庖,不是习惯用教条式的僵硬的口号代替基本思路和政策举措。

主体不觉醒,教改难作为。主体一觉醒,能量大得很。教师群体没行动,政策导向欠管用。唤醒主体,调动教师主体参与教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需要提要求、发号召、造舆论,还应该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策调控机制。

这样的政策手段有没有?应该是有的,抓好评估和考核评比,就会很有效果。回望以往开展的教学水平评估,比较侧重办学条件达标和规范化管理,这是很重要的,也收到了好效果;但对教学改革项目关注不够,比重偏轻,导向欠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评估的威力不可低估。科学的评估结论,可分明优劣先后,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开展对教改团队和个体的专项有效评估,健全业绩考评和问责制,或许是改变教改沉闷局面,提振教师主体参与教改激情与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抓手。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好比开疆辟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开创性的伟业。如今,小改小革、修修补补已不足以吸引眼球,也难换来质量整体跃升之变。教学改革需要上按天线下接地气,唤起主体大觉醒;领导教改不能老是圃在一个窄狭的思维定式里;没有竞争和创新的教学及其管理模式必然陈腐。世事有缺陷,创新才可能。人生天地间,最可悦的莫不是创新所生的感觉,奋斗成功所带来的快慰!坚信有良知的大学教师是会拒绝平庸、愿在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申昂然发愤,收获成功喜悦的。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0期

大学该有怎样的质量观


2011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发文,要求“985工程”高校率先公布201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北大、哈工大、浙大、武大等名校日前相继公布了各自的质量报告。在已公布报告的高校中,有的给自己做出满分评价,几千字的自我评价中没有不足之处。

“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是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提出的要求。此举被普遍认为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促进高校信息公开;二是促进高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由于过分强调行政评价,被指存在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问题,由学校自主发布质量报告,强调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有助于学校自主办学,形成特色。

但目前高校发布的质量报告,总体上更像工作总结,与本科教学质量观存在偏差。以北大为例,涉及招生质量的,用的全是竞赛数据;涉及教学质量的,用的全是参与行政评奖、评审获奖情况。查阅其他学校,情况类似。难道,这些高校为提高生源质量,就要去抢各种竞赛的获奖者?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组织力量去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的评奖吗?从中看不出学校的特色和差别。

在目前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中,大学的这种质量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似乎除了行政指标外,目前还难以找到更好的质量测评指标。但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看,学校的质量报告,不能只是一些外在数据的归总,更应关注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成长。其中的内容可包括:学校的投入,学校全年的财政收入,用于教育教学的开支多少,占多大比例;学校的课程,开设了多少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选修的比例达多少;学校的师资,有多少本科课程是20人一堂课、30人一堂课、40人一堂课;学校的图书,新购买图书多少,新购图书借阅率多少;学校的服务,有多少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助学金;淘汰率,有多少学生因何原因退学、淘汰。这些内容,只要学校深入办学,重视教育教学,不难获得。

另外,作为质量报告,应该是全面、客观的,包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而不能只选择性公开光鲜的数据。

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出现的问题,实质是大学内部管理的问题,因为行政主导学校的全部内部事务,教育质量报告怎么写就属于行政权力范畴。而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教育事务(包括教育质量评价和教师评价)是由教授们管理的,质量报告由教授会负责,并要广泛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所以,要完善高校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必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基础,离开了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的内外部治理都难以摆脱行政干扰,再好的做法也会变异,没有教育观、质量观,有的只是政绩观。

摘自《京华时报》2011年10月10日

25年,中国高教患了“改革疲劳症”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起,最后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出台的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不下数十个,但是高教领域仍然问题多多。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表现出“改革疲劳症”,“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是效果不彰。以往的教育改革工作当然不能全盘否定,但成效不大是肯定的,否则又何须现在大张旗鼓地再次启动教育改革?高教改革落实到操作层面,核心问题无非三个:一是谁来改?二是负责改革的人或者部门是否愿意改?三是如何改?显然,第三个问题以前两个问题的解决为基本前提,如果没人负责、或者有人负责但是此人实则不愿改,那么第三个问题讨论再多也无济于事。为什么教育部门对改革持温吞吞式态度?什么条件、什么力量才会真正触动教育部门主动、积极而不是被动地推动高教改革?—方面核心高校群讨论时段内不会面临生源与财政困局,这使得教育部门丧失了最大的一个改革动力来源,如果考虑稳定压倒一切的主旋律、高校被视为思想战线重要阵地等因素,则教育部门改革意愿势必更为低落;另一方面高教领域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面对如此局面,教育部门自然会采取支持局部改良而不是激进、全面改革的立场与态度。综上所述,由于可预见未来核心公立高校群不会面临招不到足够学生与财务亏损的压力,因此中国高教改革速度、深度仍然和过去一样,只会是小变、难以全变,只会是缓变、很难速变。

摘自《科学时报》2011年7月14日

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改革的关键


现代大学制度内涵包括两个基本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关于大学的体制设计,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天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等;第二个维度是关于大学内部机制安排,主要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校分离,学校自治;二是大学办学自主权;三是制定大学章程,循章自主管理;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和高效快捷的运行机制;五是实行教授治学,将行政权和学术权予以合理分离。现代大学制度并不是一个通行共用的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明程度相匹配。当前,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应该从微观走向宏视、从直接走向间接、从过程管理走向目标管理。二是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要坚持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突出教授治学原则,健全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三是正确处理好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实施重大问题校外专家论证会和群众听证会制度,探索建立大学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积极稳妥地实行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

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7月10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