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七个协同
本文所讲“协同”即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取其“协调合作”之意,目标是优化大学课堂教学系统。
一、教与学的协同
要达到教与学的协同,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真正关怀他们的发展,学生要对教师予以真诚的尊敬和充分的依赖。其次,克服学生对教师和知识的盲目服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和提问的机会,学生要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勇于质疑。最后,有选择地实施“主体换位”。
二、知识与能力的协同
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相关能力,实现大学课堂教学“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协同.
三、内容与形式的协同
笔者认为,“教无定法”就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协同,其协同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二是同一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
四、个体与团体的协同
一是指导学生建立多个学习小组,为合作学习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激励学生个体之间以及小成员之间的“私下”交流。三是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中加入学生合作表现的考察,具体可以采取小组长评价和同学之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五、过程与结果的协同
六、理论与实践的协同
大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协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理解所学理论;另一方面是应用理论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模式。
七、教书与育人的协同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协同起来,通过教育书来育人,通过育人达到教书的目的。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6期
论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科性与艺术性/刘谷金
一、深刻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主讲教师主导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每位教师都应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师应调整好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最佳的授课激情
教师应保持授课的激情,用饱满的情绪和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去感染学生。
三、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一个值得永恒研究的系统性主题
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个命题相当专业,是教研室这个团体经常性研究的主题,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表现各异。
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容忽视
不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是教师应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实际上也是一门艺术,在讲究其科学性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其艺术性。
五、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集中反映了教师的德、才、学、识、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六、课堂教学的主要命题
要改进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和研究课堂教学,这一点在学校各层面好像有弱化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探讨
每个教师、每个教研室、教育研究和管理层都必须下功夫去研究课堂教学。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提高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感悟
一、当前我国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最常用的教学法就是课堂讲授法。在我国各高校的本科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考前硬背,考后忘”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间上、形式上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更多地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和训练其对问题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为一架简单的考试机器。
三、在课堂上启动正性情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性情绪启动效应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唤起教师和学生的正性情绪,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更高效的教学。首先,教师应启动自身的正性情绪。其次,在讲课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个案和实例的形式唤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还可以适时幽默一把,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在教学组织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不要问学生听懂了没有,而应该多问老师自己讲清楚了没有。
四、注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
当前我国各大学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下课铃响老师就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行教学或研究上的碰撞与交流。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大体如此。这既不利于增进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增进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
摘自《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与能力培养
一、教师:由“主演”而为“导演”,引导者的角色
“角色转换”的前提是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即处于教学强势的一方首先谋求改变,以此来寻求教改的实效。
基础课、理论课最常见的授课方式就是讲授,即老师讲,学生听。本文提倡:尝试让学生讲,老师评。按教学流程,现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重点分述如下。
事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精心选择合适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拆分成若干问题,作为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合作组,围绕问题的解决推进课程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参与率与工作实效,可以尝试“攻守制”,在对抗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从布置任务到真正实施,教师的指导不能缺位。除了督促、提醒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在必要时提供“启发性质”的帮助。
事中,尽可能精确预计每一个环节的耗时以及关节点,多做预案,多做心理准备;教师可以允当“主持人”的角色,穿针引线、察疑补缺,发挥教学急智,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一阶段的基本原则:创造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身体力行地做到认真倾听、善意理解。
事后,一定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总结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总结,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程度给予评判,尤其是其中的不足和谬误处,一定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而对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则不强求答案与解说;二是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肯定其优长,指出其不足,以期进步。这一阶段的原则:尊重学术,追求真理,客观公正:
二、学生:由“观众”而为“演员”,实践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要求细化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团队中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可以使学生在团队意识、相互配合、同伴学习等方面获得锻炼。
“相互配合”是团队任务实现的关键,在问题解决、任务执行过程中,好的配合能调动和激发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过程中,既有组长与组员的上下协调,也有组员之间的同级协调,还有形成合力的最终协调。在课程进程中,小组中的“陈述者”扮演的是“进攻者”的角色,而“答疑者”则扮演“防守者”的角色,攻防结合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相信和凝聚他人智慧才能实现最终目标,这些都是“相互配合”训练的意义。
“同伴学习”是个体社会化及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可能有以下收获:学会了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自己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知道了同伴效率对团队的重要性;学习悦纳自己和他人,进而获得归属感、接纳感、支持和关怀。总之,培养了积极、合作的能力与心理,一定程度减少了消极、敌对的课堂学习情绪,对人格培养与完善有建设性作用。
三、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再认识
高校教师的“主导”,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传授方式上更侧重于“导”字,即“引导”、“指导”作用,也就是本文所提倡的“导演”的角色意识;将“主”字内化为学术水准、人格魅力,而不是肤浅地表现为主宰、主演于教学的全过程。
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求知的需求、独特性、主动性,是教师应该首先做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权利,它包括人格的平等、需求的满足、才干的锻炼等。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锻炼”,会更有社会敏感性,更能感知教师、同伴对自己的期许,并积极主动学习达到这种期许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这些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内在价值观和自我控制。心理学证实,人的各种价值观的习得与巩固,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关系而被内化的。
作为教师,既不要苛求于学生眼下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要满足于眼前目标的实现,而更应该着眼于长远,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两个指向—现在和未来:既要立足于每节课知识的传授,也要着手于方法的教导、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唯有如此,留在远方的“完满”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摘自《江苏高教》2011年第3期
理工科课程教学整体改革探索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理工科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少学校和教师积极改革,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然而单层面的改进与改革并不能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如何有效地整体推进理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是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关系
多数理工科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工具性和发展性并行的。课程性质呈相对稳定的静态特征,有利于教学改革研究中分析教学根本性问题,并据此制定课程教学整体改革方案,形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教学成果。
二、整体改革研究思路
理工科课程教学整体改革总方针是要坚持走边研究、边实施、边完善之路。
三、课程教学内容整体优化
整体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导向的优化思路。
四、课程教学模式整体更新
整体更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以结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五、生态教学平台整体搭建
整体搭建生态教学平台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平台。
六、多媒体教学整体改革
整体改革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是改变匆忙上阵的“多媒体+教学”的简单组合方式。该研究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为此我们提出“教育理念+技术设施+信息素养”的多媒体教学整体改革模式。(1)运用先进教育理念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2)推行新型技术设施,改善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3)建立信息化培训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学教师信息素养。
摘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