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政策走向


教育部出台意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部日前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并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稳定本科招生规模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

让最优秀教师为一年级学生上课

《若干意见》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尤其要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若干意见》提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高校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校制订具体办法,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

针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问题,《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专业学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学术学位重点提高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鼓励跨学科合作指导,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

就业率低的专业将停招

高校扩招以后,一些高校竞相开办新学科,盲目追求“高规格”,一度出现“千校一面”、“同质化”倾向明显的局面。《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为此,《若干意见》强调,要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自主设置,研究生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在有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试行自行增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同时,要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加强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加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以扶需、扶特为原则,发挥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加强高职学校建设,重点建设好高水平示范(骨干)高职学校;加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

改革考试制度

改革硕士生招生制度,突出对考生创新能力、专业潜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推进博士生招生选拔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内容体系等改革,把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博士生选拔的首要因素,完善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等长学制选拔培养制度,并建立健全博士生分流淘汰与名额补偿机制。

(摘自《人民日报》2012.4)

教育部发布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高等教育部分)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比上年增加3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比上年增加51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比上年减少1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55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56.02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增长4.09%。其中,招收博士生6.56万人,招收硕士生49.46万人;在学研究生164.58万人,比上年增加10.74万人,增长6.98%。其中,在学博士生27.13万人,在学硕士生137.46万人;毕业研究生43.00万人,比上年增加4.64万人,增长12.09%。其中,毕业博士生5.03万人,毕业硕士生37.97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比上年增加19.75万人,增长2.98%;在校生2308.51万人,比上年增加76.71万人,增长3.44%;毕业生608.16万人,比上年增加32.73万人,增长5.69%。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18.51万人,比上年增加10.09万人;在校生547.5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毕业生190.66万人,比上年减少6.62万人。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922.67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74.28万人;非学历教育报考862.80万人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9446人,其中,本科学校13564人,高职(专科)学校5813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0.48万人,比上年增加4.82万人;专任教师139.27万人,比上年增加4.96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42: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6.90万人,比上年减少0.81万人;专任教师4.09万人,比上年减少0.50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8076万平方米(含非产权独立使用),比上年增加34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55亿元,比上年增加276亿元。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2.8)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为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制定《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与建设。

教育部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并按照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和教师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和遴选、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使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部总体规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专业布局,制订省级建设规划,组织实施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使用,并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择优向教育部推荐课程。

高等学校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体,按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做好本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计划,组织教师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行学校和主讲教师负责制,确保课程质量,并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择优申报课程。

鼓励高等学校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二)申报与评审。

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评审方式分别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决定。

采取遴选准入方式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教育部推荐,网络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由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直接向教育部申报。教育部组织专家、高校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及遴选标准,对推荐课程进行网上评价和会议评审,评审通过的课程上网实现共享。

对于原国家精品课程中建设基础较好、使用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以及为满足课程改革需要建设的新课程,可由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确定课程选题,采取招标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

(三)共享与使用。

教育部组织建设国家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并通过协议约定,实现课程的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四)监督与管理。

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通过上网监管、使用评价、年度检查等方式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监督和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申报课程须已在学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风格,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一)团队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专业课建设团队还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二)内容要求。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三)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四)技术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将在教育部官方网站高教司主页“本科教学工程”栏目发布。网络教育课程还应符合网络教育的特殊要求。

四、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纳入“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有效期5年,并给予经费补贴。鼓励各地和高校投入资金支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并研究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高校和教师积极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培育、建设和使用。

对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不合格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取消其“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不得再次申报该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知识产权管理。

教师按照学校教学任务而申报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属于职务作品。凡申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其推荐遴选的全部资源必须具有清晰的知识产权,不存在侵犯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等问题。高校和建设团队在享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及经费补贴的同时,应根据有关协议独家许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单位通过互联网免费传播课程基本资源,并拒绝任何单位及个人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义商业使用。同时,为尊重和保护高校及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部授权有关单位对符合出版标准的拓展资源按照出版协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明确课程建设方与课程共享系统运行管理者以及使用者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三)技术保障。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将构建安全、稳定的硬件运行环境和网络通道,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共享平台。为了便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申报、学校和教师开展资源共享课建设,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课程结构及数据的标准性,以便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将免费为高校和教师提供课程申报、提交等相关工具,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申报、评审系统支持。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13日)

理论探讨


质量工程实施内容的概述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于2007年1月22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十一五”期间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质量工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质量工程建设的六大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质量工程建设的七大系统:即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服务系统。

质量工程实现的九大目标: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为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建设“质量工程”,届时将资助15000名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建设10000种高质量教材、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3000个特色专业点;资助30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对口支援交流;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50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奖励500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实施质量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工程的实施,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形成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自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2012.10)

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建设 陈保亚、杜兆金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课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讲人为石安石教授。本世纪,课程建设内容扩展到研究生课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围绕理论语言学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展开,以“能力先于知识”的理念建设高年级精品课程。

一、塔式结构:以能力为取向的层级系列课程

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共分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层次: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硕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博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内容上以理论语言学为核心,由博到专,由浅入深,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前后紧密关联的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课程宗旨是把汉语研究和西方理论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全面分析、研究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有代表性的语言学理论模型,系统培养学生的理论语言学研究能力。以汉语中的语言学问题为对象,结合讲授、讨论、习题、调查研究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从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树立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观念。

二、双向建构:教学与研究互动

(l)以阅读经典原著为本。鉴于近些年的学风有不读经典原著,仅根据第二手资料接受理论语言学知识的情况,结果是经常曲解经典原著。

(2)关注新的理论模型。理沦语言学系列课程一直关注国内外理沦语言学研究,引进最新成果,经常结合课堂进展邀请国内外专家就相关问题作专题报告,并根据具体情况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分析研究,随时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

(3)提高课时的利用率,增加师生间的互动。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都在多媒体教室完成,课程中注意对电子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利用各种电子语料来证明或者证伪理论,大大提高了课时的利用率。

(4)通过科研丰富教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主讲教师团队申请了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一个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这些课题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有直接关系。主讲教师出版的《汉语非线性音系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当代语言学》获得“王力语言学奖”一等奖。最近完成的《理论语言学讲义》(经鉴定获得学校教务部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资助项目基金)和《外国语言学史》也即将出版。科研促进和丰富了理沦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学实践也促进了科研。

三、效果评价模式:以研究能力的实现为教学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

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课程的宗旨,在课程评价上不迎合、迁就学生,而是以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作为衡量系列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已经训练了一批专门从事理论语言学研究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学生绝大多数进一步到海内外高校语言学专业或语言研究机构参加工作或继续深造,他们以扎实的理论语言学知识结构基础与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研究能力赢得许多好评。最近10年来,各个高校由于盲目地学习西方教学模式,让学生给老师打分,由此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把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称为教学评分模式。这种教学评分模式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很多难度大、课后作业多、花时间多的课程,学生不愿意选课。和教学评分模式不同,效果评价模式坚持认为衡量教学质量必须要看效果,不能先入为主地设计评价体系,也不能断章取义地盲目照搬国外教学模式。

四、余论

精品课程需要什么理念,是关系到精品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主张“能力先于知识”,意味着我们反对一味灌输知识的教学理念。总之,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由博到专的塔式结构,在方法论上教学和科研互动的双向建构,在评价标准上以能力的实现为最终标准的效果评价模式,无不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的理念来设计和展开建设的。“能力先于知识”的理念和其他理念的关系是什么还有待研究。

(摘自《中国大学教育》2012年9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