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校•
上海大学不再拯救“落伍”专业
樊丽萍
近日,上海大学举行“2012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学生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学校将继续深入推进教改,不再拯救已经落伍甚至该“死”的专业。
昨天上大发布的“质量报告”显示,本科一年级学生首次专业分流,前三志愿满足率为85.7%,其中,第一志愿满足率59.3%,第二志愿满足率15.9%,第三志愿满足率10.5%。根据专业分流后的调查,学生分流满意度为80.28%,总体比较满意。
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说,实行专业调剂,实际上是让学校变相养了一批早该被淘汰的专业;学生读自己没兴趣的学科专业,也是一种人才浪费——这个难题一度困扰了很多高校,有些专业想动又动不得。
这回,上大通过实施专业分流,找到了破题的好办法。为帮助大一学生理性选专业,上大不仅推出学院开放日、开展学科通识教育,还专门把学校近三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各专业与社会岗位需求匹配度等数据发放给大一学生作参考。
“这些真实的就业统计数据过去学生看不到,而如果仅根据长辈、老师的意见或媒体发布的信息选专业,也很容易走偏。”叶志明举例,市教委和一些调查公司每年都发布专业预警和就业信息,但实际上,不同学校的专业办学情况不同。比如电信、广告等专业今年都上了专业预警名单,但上大在这些学科有明显优势,不存在就业难问题。
专业分流,引发专业生源结构性调整。“给学生看具体的就业数据,其实是希望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作出理性判断。”叶志明介绍。
记者了解到,上大的通讯、机械、建筑、土木等理工专业以及社会学、广告、会展等文科专业,都在学生选专业时受到了欢迎;法学、化学相关的多个专业,则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出现学生招不满的现象。
“质量报告”显示,上大目前共有71个专业,此次分流后,54个专业超过了计划分流学生数,17个专业未能招满计划分流学生数。
教育经费拨付,与考评结果挂钩。“如果一所大学不能为学生提供令他终身难忘的教育,那又怎能指望今后学生会感恩母校。”叶志明介绍,此次“质量报告”真实披露了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面临的难题和问题,下一步,上大将继续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以解决。“质量报告”表明,2012年度上大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正教授占教授总数72.93%,较去年小幅下滑;部分专业投入与建设有待加强。
叶志明介绍,把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对核心课程的有效评价等纳入考评体系,2012年度,上大已开始实施全国领先的、将教育经费与考评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
目前,上大用于教育质量的保障经费达1300万元,并实行“二次分配”机制。每个院系除了年初获得一笔初始办学经费外,要继续从学校获得第二笔、额度更大的资金支持,必须凭办学的业绩和学生满意度来争取。这一考核机制的推出意图十分明显:让优势专业办得更好,倒逼落伍专业尽快转型重生。
【摘自《文汇报》2013.6.25】
清华大学:以改革创新驱动一流电子工程学科建设
金德鹏
近年来,电子系对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充分认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期,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促进学科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1.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电子系启动了以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改革。这次的改革以学科知识体系的梳理为基础,从专业的核心概念出发,打通了两个学科的课程。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也促进了教师们对教学工作的重新审视和梳理。电子系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2.推进科研改革促进创新成果涌现
电子系近期开展了学科方向规划的系列讨论。我们提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一是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原创性;二是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是否符合国家中长远战略需求;三是技术条件是否成熟且有足够的门槛,使其研究能够在竞争者中占有优势。与此同时,还请教师们提出若干新的学科方向并开展深入讨论。
为推进科研体制的改革,电子系还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体制机制建设保证科研工作的转型。
科研体制的改革目标是促进创新型成果的不断涌现,科研方向的规划与人事制度的改革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电子系正在积极探索与尝试,并努力创造一种新的工程学科科研发展路径。
3.构建学术生态 促进内外有机结合
首先,电子系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研讨学科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动与未来有重点发展的行业企业、研究所等加深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引导尽量把优秀毕业生送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
其次,电子系近年来积极和很多地方政府沟通,尝试构建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序、高效转化。
其三,近年来电子系不断探索将大学的创新机制与外部企业的创新机制有机结合的措施,努力将社会广泛的实践经验纳入自身的创新过程。
4. 建设创新文化 促进学科科学发展
电子系一直强调在学科建设中要树正气。电子系还倡导教师要树立科研自信。电子系还倡导创造宽容失败的研究氛围。创新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内涵,电子系将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创新文化建设模式。
【摘自新清华2013.6.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什么专业学生自己说了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陈初升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是呵护、引导、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大学,我们要帮助他们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给他们机会重新选择最适合的专业。本科生入学后至少有3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进校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院或学科类;二年级的春季学期可以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有接收条件的院系申报计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申请;三年级后还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或按个性化修课计划学习。此项制度在中国科技大学已实施10年了,今年,又有新的改进与完善。该校还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有学业指导专家、专职工作人员和学生辅导志愿者组成。去年下学期,该中心对28名申请转专业暂未被接收的同学进行了约谈,针对每个同学的情况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5.27】
清华大学:启动新百年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表示,清华新百年教育教学改革就此拉开帷幕。
陈吉宁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和校友征询改革建议。陈吉宁认为,社会转型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例如培养目标面临功利化侵蚀,学生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胸怀视野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宽容不足;课程深度、学业挑战度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据悉,清华大学将开展持续近一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举行大规模的毕业生情况调查,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和座谈,开设网络论坛,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大学学习模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9.27】
高校专业调整势在必行
朱红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为配合扩招,各高等院校纷纷扩大原有专业的招生规模或增设新专业。新专业的设置在扩招之初是必要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日益凸显,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笔者以为,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口径过窄;专业设置盲目。
面对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担负人才培养任务的大学必须反思自身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符合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逐渐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地方普通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专业现状:一、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适当增设新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四、建立专业淘汰制,打破“只增不减”的神话。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7.1】
上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四六级考试或被取消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1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发布,晒分数的学生们,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几乎是同时,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一则题为“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英语教学和考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月25日印发的这份“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了教学评价的改变“终结性评估是课程结束时进行的期末考试和综合评估。它应该是基于学生课程表现的学业成绩考试,而非学生无需经过课程学习的语言水平考试。”
语言水平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无疑在此之列,很明显,在上海市教委新的这份改革试点通知中,它们遭到否定。对于改革,学生们有不少表达期待。
学生:我觉得四六级用来衡量大学英语水平还是比较科学的,这算是比较全面和宽泛的体系。
学生:以四六级考试作为所有的学生的划分标准,我觉得不够公平。
张老师在一所“211院校”教授大学英语多年,他说,这样的改革明显也符合现在的趋势。
但张老师依然肯定四六级考试的意义和作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谈到四六级考试时,却不无担忧。
熊丙奇:从来就没有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将学生的毕业文凭和学位论文跟四六级挂钩,但之所以存在着很多学校要求学生一定要报考四六级的问题,主要在于四六级考试还是一个行政主导的考试,而由于它很少的由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就成为了很多学校评价自身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导致英语教学发生严重异化。
而熊丙奇也说,类似的改革之所以出现,也映射了教育的硬伤。
熊丙奇:现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实际上并不清晰,很多大学关注的还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地位并不高,还在延续以前高中的灌输教育方式,最后用一张卷子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
上海市教委的改革收效如何尚需时间证明,而全国两会又开,“教育改革”再次成为关注点之一。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到“鼓励和支持高校结合实际,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民:在国家教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形成在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从国家层面重大改革、地方承担试点以及基层自主改革三个层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总体格局。
其实,四六级考试本身并不是绑在大学生头上的“紧箍咒”,真正异化了考试的是用四六级成绩“卡”住学生能否毕业的高校,和以“四六级”为标准衡量人才能力的企业,归根到底是我们总想懒惰地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个人,而人却从来都是立体的。
【摘自中广网2013.3.5】
求职引发的“专业”思考
“我上的不是大学,是一个‘坑’”。大学四年,每次介绍自己是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李晓希总能看到别人脸上讥诮的神情,“学了这个,出来能干啥?”屡屡碰壁,李晓希最深刻的感受是,对于基础学科,要么一口气读到博士成为“高精尖”,要么就尽快走向社会。在就业压力下,为了和市场接轨,不少高校打起了这些“阳春白雪”的基础学科的“歪脑筋”——要么改个时髦名字,比如把图书馆学改成信息系统管理;要么干脆嫁接到应用专业上,开出一些“不伦不类”的课程。
除了基础学科和文科就业遇冷外,还有一些专业,被毕业生们总结成“听起来不错,看上去很美,找起工作来才知道多糟心”。在此次上海就业预警名单里体现为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社会工作等六个二度上榜的专业。而这些频频被专业“闪了腰”的就业梦想,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日前,教育部宣布,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虽然并不认为这些措施能够立即彻底解决目前的问题,但王敏还是欣喜于这一步的迈出,“刹得住专业浮夸风,毕业生还需能练得好内功。工作找不找得到、找不找得好,关键还在学生自己。”
【摘自《光明日报》2013.5.28】
五邑大学校企双主体协同教育造地方应用型人才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是通过学生自愿参与、校企选拔的双向选择方式,将来自多个学科类专业(或同一学科多个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编制成一个班级,组成教学班,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
【摘自广东省教育厅官网2013.3.14】
北京六大举措促在京高校协同发展(专业建设部分)
北京市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共建新模式”为抓手,通过重点推进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建设、在京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结对共建、“北京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联盟”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教师队伍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等工作,不断完善北京高校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努力创造北京高等教育共建共享优势品牌,初步建立起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新框架。
一、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建设
学院路是北京高等教育地标性区域,云集了多所行业性高水平大学。就单个学校而言,其特色学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但学科门类尚不够齐全。北京市引导13所高校联合成立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首创性地采用了“一校式”办学模式,在共同体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上组建一个虚拟的单一学校,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散实施。
学院路教学共同体从校际公选课入手,各校遴选具有特色的优质素质教育课程供所有成员校学生跨校选修、互认学分,目前已发展到除军事之外包括11个学科、由分布合理的265门课程组成的跨校选修课程体系。同时,共同体遴选专业优势明显的成员校,开设了34个“跨校辅修专业”,还开设了16个“共同体辅修专业”,相当一部分是国家专业目录中没有的新专业,如“总部运行及管理”“会展经济及管理”等。
为进一步保证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共同体成立了秘书处、处长联席会及全体理事会,建立了“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门户网站”,管理环节网络化显著加强。目前,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培养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次,其成员也逐步发展到19所院校,其中中央高校13所、市属高校6所,仍有部分高校在积极申请加入,其覆盖范围已超越学院路周边地区。
二、专业综合改革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北京市从2011年起重点开展了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新的尝试,由牵头高校组织相关高校相同、相近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专家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专业规范化的培养方案,探讨核心课程设置标准,在教师互访、学生互派、教材建设、专业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使北京地区高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得到进一步完善,促进新建专业和基础薄弱专业的建设,从而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专业群建设首批在机械类、计算机与信息类、经济与贸易类、会计学类、英语类等五个方面试点探索,五个试点专业群各由一个中央高校和一个市属高校牵头,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于对学校自身专业优势的考虑,也有利于中央高校与市属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摘自《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3.5.13】
北京大学发布首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
从北京大学获悉,edX平台近日发布了北大首批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简称MOOCs),这标志着北大在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这几门课程将在9月23日正式对全球用户开课。
据介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MOOCs)这一形式近两年在国际高等教育界非常流行,要求教师针对在线学习的特点,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组织教学材料,在网上进行全套教学活动,包括答疑、作业、考核等。2013年3月6日,北大党政联席会议批准启动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组建了网络开放课建设工作组,制定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思路和办法。20余位北大教师也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中。目前,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将分批呈现在北大师生和社会公众面前。首批课程包括20世纪西方音乐、电子线路、民俗学及世界文化地理。
据悉,建设网络开放课不仅是北大共享优质资源、践行“共享北大”计划的一部分,更是北大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契机。
【摘自《北京考试报》2013.9.12】
北京交通大学积极推进行业紧缺人才培养改革
北京交通大学为适应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强劲需求,在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全面加强校企合作,对接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管理问题,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一、校企联手,深度合作,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面向北京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凭借轨道交通类和信息与通信类等优势特色学科,联合轨道交通、信息与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充分对接的联合培养及管理机制,主动培养国家和行业紧缺的工程型创新人才。
首先,产学协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一是成立校企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二是建立“3+l+2”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突出实践,完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一是校企共同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二是贯彻“做学融合、研学融合”的思想,完善了180门本科生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在三是加强对学生科研方法的训练,注重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加大投入,共建高水平实践平台。一是强化校内实验室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二是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二、突破瓶颈,彰显特色,积极开展试点学院综合改革
第一,强化团队指导,推进新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对接国际商学院培养模式,进行本硕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二是实施团队指导模式,建立新书院式人才培养团队体系。三是制定实施《新书院学生集中住宿及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求,又能实现新书院人才培养功能的新书院功能区。
第二,制定新标准,完善学生招录与选拔机制。遵循“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原则,探索国家统一考试基础上的学校多元自主录取模式,全面选拔综合实力突出、在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第三,实行年薪制,全面开展试点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试点学院教师岗位考核标准、薪酬与管理办法》和《试点学院教师聘期考核标志性成果认定办法》,于2012年6月进行新一轮岗位聘任。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