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制度激励激发师生创新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大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保持着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整个社会良心、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大学之于社会的根本生命力在于创新。

目前的大学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企业化管理模式、政府式的管理模式、教授自治模式。然而,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源于师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因此,大学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制度激励”的方式不断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制度激励”的管理理念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着力打造卓越的三大体系。主要举措包括:塑造学术追求的大学灵魂;制订《交大2020》战略规划;建设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问题导向研究;系统推进对学校学科发展的中长期国际评估;推进大学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等等。

上海交大实行的管理制度改革,目的是希望完成三个转变:在发展模式上,要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学术主导”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转变;在激励方式上,实现从“学校要求教师发展”到“教师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其变化的核心就是大学的管理要通过服务变成一个“制度激励”的体系。

20年前,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在硬件上,现在我们的硬件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但是仍然存在文化层面的软件差距。我们所追求的一流大学,应是能够带来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心灵愉悦感的大学,进而达到“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境界。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

南开大学致聘学业导师痛击大二病

“挂科、翘课、睡懒觉,学习心态松懈,学业陷入低谷,专业发展迷茫……”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这些现象你有吗?这些被称为“大二病”的症状,学术界称之为“二年级低落”,欧美国家的高校称之为“大二低潮”现象。

4月11日,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十余位专业教师从学生代表手中接过了红色的聘书,正式成为两学院2012级和2013级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将帮助同学们一起找准“大二病”的“病灶”,开出“药方”。

“在南开十多年了,担任过主讲教师、班导师、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等,但是对于‘学业导师’,我还是首次担任,经验值为零,属于绝对菜鸟,请各位老师多指导,各位同学多支持!”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方勇纯用“压力山大”形容自己受聘学业导师后的感受。

方勇纯表示,此次受聘“学业导师”,首先是感到光荣,过后更多的则是一份很强的责任感,自己将把“学业导师”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自己不仅仅作为一名老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位家长、一位朋友来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充分理解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尽力予以指导,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要解决好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使同学在学习上能够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并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此次受聘的学业导师中,不仅有方勇纯这样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有在学生管理、就业培训等领域经验丰富的学院专业院长,与同学们年龄相近的青年骨干教师也踊跃报名,希望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帮助。而有了自己的导师后,每个学生都能享受“VIP服务”。根据计划,学业导师将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群体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帮扶方案,采取帮扶措施,积极参与学生辅学助学工作。

【摘自《天津教育报》2014年4月16日】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教学督导进课堂

“今天同学们的听课状态不错,老师的讲课也较到位,结合教材的同时引用鲜明的例子,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点,将课上得很生动,建议导入部分再精简些。”最近,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教室里,总能看到该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在认真听完课以后,利用5分钟时间上讲台对教师授课内容、学生表现等进行当面点评。

据了解,这是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启动新一轮教学督导模式的内容之一。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学校领导干部进课堂、进学生公寓制度,该校于本学期初对教学督导组的工作进行了改革探索,要求所有督导组成员改变以往课后反馈的方式,当堂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使青年教师第一时间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据悉,本学期该校督导组22名成员将进行400余次包含学校各个专业的当面点评工作。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成长,该校还出台了相关激励性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培训,支持教师在职攻读更高学位,长期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促使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摘自《浙江教育报》2014年4月28日】

山财大教师将摇号软件带进课堂随机点名让学生感觉中彩票

山财大圣井校区的选修课上,“随机摇号点名”软件让每一个上选修课的学生大开眼界。高端的科技与严谨的知识相结合,在给这个课堂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上课更加认真。

导入学生信息,启动摇号软件……几步简单操作,高端的“摇号点名”软件便开始运行。三五分钟的点名时间,让这个120人的大教室格外火爆。“这种方式简化点名程序,既节省时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软件的应用者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刘新学老师笑着告诉记者,每一个被点到名的同学还是很开心的。

学生:点到名比中彩票还幸运

经济学院的安柏雅、周颖首次领略了这个软件的“高大上”。“第一节课老师说这样点名,第二节课就点到我,毕竟120个人呢,这种机会比中彩票还要幸运。”安柏雅笑着告诉记者,这样回答问题给人感觉像在“拼人品”

此外,刘新学还设立了奖励措施,“回答对问题的同学,我会在期末成绩上给他酌情加分。”刘新学告诉记者,这两次课的到勤率比起以前都要有很大的改进,这个“奇葩”的方法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摇号随机点名”软件肯定火

不少同学在听说了这种方式后,都想要到刘新学的课堂上去试试。更有人预测,这个软件肯定要火!“以前试过几次,后来担心教学管理部门不同意就不用了,现在选修课堂人太多,就尝试了一下。”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刘新学自己也是觉得很震惊。

以往“选修课必逃”问题因为这个有趣的方式得到了一些改善。刘新学也认为,选修课上,老师只能尽力尽责上好课,吸引学生来听,只靠点名不是主要,只是辅助功能;当然,这节课的学生每节都在煎熬,无时无刻都挑战着心理承受力。

同时,刘新学强调说,点名不是最终的目的,选修课的改革才是重头戏,这样的改革将吸引学生兴趣,将选修作为开拓眼界的方式。“摇号随机点名”简化程序,节约时间的同时,也为山财大的选修教学做了一个表率。

【摘自《山东教育报》2014年4月28日】

大学要应对时代的创新要求

求变革,谋定而后动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认为,研究型大学必须适应这种方式的转变,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先导技术研究,找到自身定位。

既然基本要素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因此,怀进鹏认为,“学校的运行管理就应该是服务于学生成才和教师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只有主动求变革、选择性卓越才能实现世界一流,这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胆识。”他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去变革、如何选择高校实现一流大学口号下的阶段目标,就变成这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进入发展的思维、创新的思维并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下保持高校的品牌,形成新的优势。”怀进鹏认为,高校创新,应该先转变思维,再落实到行动。

如何有效培养人才

在去年召开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中,北航明确提出,要以改革为基础,构建北航特色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要敢于向社会推荐北航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怀进鹏说:“这体现着北航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对未来的理解,这更是一所大学最高智慧体现。”

大学文化、国际化视野与社区实践环境,这一系列环节要求学校对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都给予认真而深入的思考,其核心问题就是大学的育人环境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益。

怀进鹏一再强调对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他对此表述为“两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这“两个为本”值得一再思考。

结合学科优势进行科技创新

“总体来看,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明确的科学观念、学术方向和国际化视野,也缺少教师之间自由讨论、质疑的学术氛围,这特别需要通过交叉学科的发展去产生和碰撞。”怀进鹏认为,严格说来,北航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学校对教师发展与服务还有提升的空间。那么,对北航来说,当前阶段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呢?他的答案是:理工结合。详细说来就是:优势学科要发挥特色和带动作用,推动交叉学科发展,以更好地挖掘学术价值,提升学校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贡献。

在前行中不断思考

在教育管理中不断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检讨,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出现了多么重大的问题,而是“学校对于未来发展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促使我们把共识和口号变成可操作的流程和实质行动,把我们能力和制度建设更好地为发展服务。”在他看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干部能够审视自己的工作能为师生作出什么实质性贡献,这体现着干部的觉悟与责任,也突显出部门的价值与意义,同样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而就目前的情况,在怀进鹏看来,我国高校的服务管理质量对创新人才培养支撑还不到位,与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从服务中提高能力、把服务作为重要基础。这需要管理者建立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在创新驱动中实现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学校应在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方面,确保向创新能力最强、带动辐射作用最好的方向倾斜,并树立重新分配价值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怀进鹏特别强调,诸多需要思考和改善的问题中,人才是关键。他常常提醒大家必须思考的基本的问题,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大学有什么样的要求?北航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同时要承担和化解发展中的难题,做到自觉领悟、主动交流、主动落实、不等不靠。”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的选题和方向,“如果方向选错了,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取得成果。所以我们不能自娱自乐和自吹自擂,要建立国际学术坐标体系,必须和世界一流水准去比较、参照,特别是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适应时代的创新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围绕如何创新需要做的深度思考”。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3年8月15日】

29所高校联合签署全国首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发布

“树立诚信品质,恪守学术道德,弘扬诚信美德,勇担社会责任……”在6日举行的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9所“985工程”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庄严宣誓,并签署了首份《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

近年来,我国科研领域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引发科研诚信危机,给我国科技声誉造成了严重伤害。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此次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述的一个故事,让与会的青年学子深受触动。2010年,龚克代表中国科协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大会共安排了5个主题发言。与其他国家代表不同,中国代表发言后被“滞留”在台上接受各国代表的质疑。“大家十分关注中国频发的学术不端事件,都在问中国科技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国的科技成果可信不可信?”龚克说:“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阵地,在抵制学术不端、固守科研道德方面责任尤为重大。重点高校的研究生一定要有科研诚信和文化自觉,要有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更要引领全国各类高校共同践行。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绚烂的鲜花,科研诚信行胜于知,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这场由南开大学研究生科研道德与学风建设自律促进委员会发起的科研诚信研讨会,得到全国“985”院校的积极响应,也得到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天津科技教育部门的关注与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应邀为大会作专题报告。29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分别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研究生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共建研究生科研诚信组织体系”“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冯元介绍了该校开展研究生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月、学术不端案例展、研究生学术规范网络自修课等学风建设活动。他说:我们要发挥“985工程”高校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吹响研究生捍卫科学道德的“集结号”!

【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6月8日】

·社会评论·

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三大障碍

张润君

一、大学领导的过度行政化

和大学日常的行政管理相比,我国大学的行政化早已不是对大学行政事务的管理,而是一种特有大学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一种过度的行政化。行政化直接作用于大学的校长(书记)。大学“去行政化”,主要在于政府部门不能把大学作为其行政附属机构纳入官僚体系并按下属职能部门那样进行控制。

二、大学教师的过度科研化

除了对学校的定量考核外,大学还普遍流行着对教师的定量考核,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等方面。学术腐败行为使原本朴实无华的知识变成了一种毫无具体内容的纯粹知识形式,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也败坏了学术界和大学的风气,使学术活动失去了严肃的品格,损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形象和国际声誉。要改变学术腐败、“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教风,从根本上还是要不断加强大学教师的师德建设。

三、大学生的过度就业化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学习目标单一,动机不纯,简单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就业谋生。非主流文化在校园盛行,而主流文化下沉,严重影响大学的学风。要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树立良好的大学学风,是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会乃至学生本人共同重视的一个课题。

【摘自《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

“985”高校如何化解机制体制改革难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例如高校管理行政化、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科研水平不高和学风浮躁、学科设置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在985高校也同样存在,而且严重地影响到高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下放权力、信息公开,在加强党的领导同时,推进教授治校和民主决策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尽早地把用人权、职称评审权、奖金和津贴分配权、二级学科设置权、本科课程设置权、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权由学校管理下移到学院管理。学校只需从宏观的角度,对指标分配和其他相关资源的总额度进行控制。如何评价和分配资源的问题,应由学院解决。学院在使用这些权力时,也应避免用党政联席会或党政一把手决策的方式,应成立不同的教授委员会,通过民主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

二、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人事制度改革

三、教师要先科研、后教学,科教结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既要瞄准国家和地方需求,也要重视基础研究

【摘自《教师报》2013年10月27日】

教改应注重个性教育

现在我国高校主流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模式化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消磨学生的个性,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与模式化教育不同,个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尊严,并从受教育者的个人气质、性格、爱好、特长等出发,设定教育目标,选择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高校要发展个性教育必须首先转变模式化的教育观念。

在教育的人性化观念指导下,高等教育还需要在教育的独特性方面进行探索。个性教育的针对性,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即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选择到评价标准的制定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考虑学生的独特性。

【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5月6日】

没有一流治理难有一流大学

朱之文

随着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大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迫切要求提升大学内部治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流的大学内部治理,就难有一流的大学。而如何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深化决策体系改革,构建重大问题决策的支撑体系,使决策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规范的基础上。深化决策体系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学术、群团、党派、咨询等各类组织的作用。深化决策体系改革,必须加强各类组织的建设。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

学分互认缘何难

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已有至少19个省市实现了省内部分高校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只是,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某些高校间的学分互认似乎并没有得到学生们太多的赞许。“校际课程名不副实,这在很多地方属于常态,很多校际课程最终都不太能开下去。”采访中,某位高校教师的话很是直白。

受访者对高校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认同度最高的是“存在学校层次限制”,有51.6%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赞同,其次是“互认地域有限”和“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如果说“学校层次限制”是由于学校本身的客观条件所限,尚属于“天灾”的话,对于自身特色挖掘不够乃至于根本不挖掘,则无疑属于“人祸”了。此外,制约学生选择高校互选课程的因素还包括异校上课的不便利性、不同学校科目设置的雷同性等。很多学校对于外校学生修本校学分需要另行缴费的规定,也是阻碍学生迈进异校课堂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对于目前学生跨校选修学分所遇到的困局,很多原因都可以归结到政策的不完善。比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某位负责长三角地区高校学分互认工作的教师便坦言,学分互认的学校不仅要对接受学生做出管理、教学计划等一系列安排,还要确保他们的安全,这些额外的工作并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撑。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4年4月10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