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王敬红

1.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大学治理是联系大学内部以及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大学治理实质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其核心是放权。有教育工作者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现状描述如下:从外部关系来看,大学尚没有完全的自主权,特别是关键性的资源最终决策权仍然属于政府;从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看,纵向层次上权力过于集中于学校层面,横向主体间权力过于集中于行政系统,学校和院系级的行政领导对于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都拥有控制权,具体表现为: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责权界定不清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调节之中;大学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缺乏法律规范等。因此,管理思维要向治理思维转变,意味着一方面要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治理模式,依法保障学校自主管理;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校间协调及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要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自我约束机制。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需要

第一,明确学校定位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高校定位,实现其特色发展。纵览世界名校,莫不如此,其办学定位都非常鲜明。不仅不同层次高校应错位发展,即便同一层次,也要主攻不同的“市场”。明确了定位之后,就要用倒逼的方式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做出具体的安排,据此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当的时机切入相应的内容,采取适切的方法,这是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流程”。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综合考虑观念、课程、教学、实践、资源、考试等多个环节,是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去设计安排。“一体化”的本质在于从观念、目标、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进行整体改革,统筹把握不同部门、不同课程、不同教学活动对于总体教育目标的协同贡献,切实将总体培养要求细化落实到每门课程以及课内外、校内外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各类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突出系统性、体现集约化、形成合力,实实在在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14年第10期】

第三方质量认证可以推动高校管理创新

南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于2012年导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依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我院制定了“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强化培训,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资源、服务、管理、创新”八字质量方针,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各级文件,包括南开大学远程教育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21个、支持性文件136个、质量记录186个;以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习中心满意度和内部服务管理满意度作为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保障远程教育科学、稳步、持续、健康发展。近一年的导入实践让我们获得一些启发和认识:

第一,引入第三方质量认证可以推动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领先的北美和欧洲国家基本上都是社会中介组织承担了质量认证的主体,他们接受政府的管理以增强其权威性和合法性,但不依赖于政府,也不依赖于高校,而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可以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如引入ISO9000族等国际认可的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通过外部市场力量来驱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可以有效改变行政命令带来的体制僵化、一刀切、缺乏特色等制度缺陷。

第二,通过质量体系认证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质量认证的根本目标不是取得某种资格,而是提升教育质量。国际成熟的质量认证体系是长期质量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汇总。如ISO9000族标准重在建立高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内审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它强调从方法和理念上改进教育管理水平,重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每年由认证机构进行的监督审核是很好的教育质量管理评估手段,有利于学校不断修正和完善管理能力,形成高校内涵的竞争力。

第三,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人才培养的国际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也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这样的目标需要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模式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可以积极探索引入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现教育标准的国际化、教育产品的国际化以及人才培养观念的国际化,以此融入国际教育市场。在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和教育成果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摘自《光明日报》201年10月30日】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

一、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实质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其核心是放权。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现状如下:从外部关系来看,大学尚没有完全的自主权,特别是关键性的资源最终决策权仍然属于政府;从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看,纵向层次上权力过于集中于学校层面,横向主体间权力过于集中于行政系统,学校和院系级的行政领导对于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都拥有控制权。因此,管理思维要向治理思维转变,意味着一方面要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治理模式,依法保障学校自主管理;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校间协调及行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要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自我约束机制。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需要

第一,明确学校定位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明确高校定位,实现其特色发展。当前,高校面对的是一个日益开放的全球性市场,面对的是无国界限制的客户群体,经费来源也更加多元,这对高等教育系统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里存在一个体系和市场如何配位的问题,高校要考虑“我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这就要求高校有不同的定位,要通过高校的多样化去对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切忌千校一面。纵览世界名校,莫不如此,其办学定位都非常鲜明。不仅不同层次高校应错位发展,即便同一层次,也要主攻不同的“市场”。明确了定位之后,就要用倒逼的方式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做出具体的安排,据此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当的时机切入相应的内容,采取适切的方法,这是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流程”。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综合考虑观念、课程、教学、实践、资源、考试等多个环节,是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去设计安排。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方案;二是要调整课程体系;三是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抓教师投入,职称评聘向教学倾斜,提升教学效果;要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多次考试的方法,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但要避免一窝蜂地搞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成功的经验不能轻易丢掉;改革要加大投入,包括教师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投入以及学生的投入;要保持各高校的优势和特色,适应国家对各种人才的需要。

【摘自《高教领导参考》2014年第9期】

创新体制机制是高校改革的关键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学章程建设是“龙头”。大学章程具有“龙头”统领作用,上承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改革大方向,下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作为“总纲领”,是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根本准则。章程要“落地”,配套制度要跟上。全面梳理、健全完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形成相互衔接、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人事制度改革是核心。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结合学科特点,逐步完善数量、质量与贡献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制度改革是保障。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逐步扩大学院自主权,科学设计校院两级人、财、物的管理权限,推进学院经费包干、依法自主支配的试点;进一步明确学术组织的职能、运行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善职能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协同制定政策;做好专项统筹,整合各个建设项目和平台的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使用,努力推动学校从粗放式的外延管理转向更加精细化的内涵管理。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1日】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程、问题与实施

檀慧玲

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管理等各领域中的杰出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紧缺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一、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

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轫期。第二阶段:个别大学的探索期。第三阶段:政策引导期。

二、我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大学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完善。2.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一是大学定位存在模糊化和趋同化现象。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教学方法落后。四是考评制度僵化。3.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一是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无法学会独立思考;二是缺乏鼓励创新、求真务实和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存在学术自由危机。一方面,近年来,受整个社会功利化、浮夸化倾向的影响,大学充斥着“快餐式文化”,极大压缩了创新文化培育空间。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自由权利还未得到充分的保障,还未形成学习自由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1.实施高校内部治理机制改革。一是建立以法律为依据、以学校法人化为标志的外在制度,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二是在高校内部建立保障学术权力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理顺高校内部的权力关系。三是完善和创新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转变发展观念。二是转变教育观念。三是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四是建立以创新、质量、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新的大学师生考评制度。3.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一是尊重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价值选择。二是要改变大学“传统的、控制型的学习制度”,培育倡导独立、批判、质疑和宽容失败的校园文化。三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

【摘自《北京教育》2013年第11期】

教授治校的外部支撑条件及其启示

彭阳红

一、教授治校的外部支撑条件

教授治校可理解为以教授为主的教师群体作为最核心的力量参与大学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发挥实质性影响作用的过程。教师群体作为教授治校的权力主体,在学校管理中要有效获取话语权,其自身首先必须具备学术能力和道德品质,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其它社会组织一样,大学的运行是深受社会运行方式和文化氛围影响的。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对于政治共同体内的社会组织均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大学章程的规制。它是大学的基本法,是大学治理的基础和准则。大学享有自治权。要实现教授治校,大学自身享有自治权是前提和基础。大学享有自治权要求大学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能够成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体。学术职业的安全得到保障。学术权力所依仗的主要是学术人员所具有的对某一学科、某些学术领域深入探究以及所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和渊博的知识,是一种柔性权力。性质上的差别往往导致了行政权力在事实上的强势,使得权力冲突中经常出现行政权力压制学术权力的现象。西方大学一般都注重建立有效保障学术职业安全的制度。比如,终身教职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

二、教授治校的条件对于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启示

我国大学管理要去“行政化”,要恢复学术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的权利,相应的条件建设同样重要,而且刻不容缓。首先,应从法律上明晰教师群体在学校决策和民主监督中的权威地位。第二,进一步推进社会民主文化发展。第三,切实赋予大学自主办学权。第四,加快大学章程建设步伐。第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摘自《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应对措施

张菊玲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博格(Freudenberge)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用来描述服务和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而产生身心衰竭的状态。产生职业倦怠无论是对从业人员本人而言,还是对其所从业的单位或组织而言,都十分不利。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程度等,无不影响着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对待工作态度厌倦懈怠,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低下。如何来避免和消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是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1.科层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易产生职业倦怠的制度原因。2.工作庞杂,压力大。3.认可度低,成就感不强。4.培训少,提升空间有限,职业发展前景渺茫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1.提高待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时效性要求高,所以经常加班,但薪水相对较低。因此,要尽量提高他们的待遇,使这些岗位的员工对工作有积极性。同时,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要适当予以政策倾斜和扶持。

2.实行轮岗。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分工也更加精细化,如学籍、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等往往是由不同科室的不同工作人员负责,而每一种工作干久了就会产生麻木、懈怠情绪,久而久之就产生职业倦怠。所以,不妨在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进行轮岗,使不同岗位的人员实行内部轮换,

3.营造和谐工作氛围。要丰富教学管理人员的业余生活,工会、党组织等要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放松,加强交流,愉悦身心。

4.做好职业远景规划。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职业远景规划,按照规划去发展,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忘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采用网络学习、远程学习等手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使自己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摘自《北京教育》2013年第12期】

·聚焦高校·

西北政法大学多举措加强教学管理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

一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及职业规划教育。把考风建设与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相结合,端正考风考纪。加强对经济特别困难、学业压力大等学生群体的经济资助与心理疏导。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明确教师对课堂全面负责,严谨治学、从严治教。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完善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推进考试改革,加强考试管理。制定《西北政法大学加强辅导员队伍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将学风建设的效果作为辅导员考评的重要指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务员、司法资格、研究生等考试通过率;进一步完善保研制度,大力推动本硕连读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作用。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1+1”活动。加强宿舍管理和宿舍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使其成为学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五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开展以专业为背景的特色学生活动,力争形成“一院一品牌”。

严明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管理

一是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二是严格学生课堂纪律。三是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设置特聘岗位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该校提出“传道优先,高端引领,优化结构,全员提升”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特别关注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设置了“长安学者”、“长安青年学者”工作岗位。

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招生选拔机制。实行研究生招生专业和导师资格审查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有关文件关于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各个工作环节的要求和规定。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环节,注重体现学科特色和学术前沿,突出个性化培养。

推动科研促进教育教学

一是坚持教学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并重,明确要求每位教师都应有教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二是要求教师将研究成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面向全校师生举办各类学术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四是充分发挥各类科研平台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鼓励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工作。

五是认真落实《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办法》。各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积极组织吸收研究生参与“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参加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是设立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对学生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摘自《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第9期】

管理服务”——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院士说,要保证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还必须着力打造服务型研究生院,将部门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导师和学生铺好路,做好服务。目前该校各学院都成立了研究生部,学校赋予其在招生宣传、复试面试、导师遴选、经费使用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权力。在学科层面,具体的研究生招生、学籍管理、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管理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由学科点负责实施。研究生院则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师生面前,其工作重心被重新定位为宏观调控与服务,如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搭建创新平台、学位质量监控等。

【摘自《科技日报》2013年12月5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