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政策走向•

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高等教育相关部分)

2012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是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深化改革,积极促进公平,全面提高质量,切实维护稳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着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1、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总结凝练大学精神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4、切实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5、着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和服务水平。

二、深化改革,完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6、确保4%目标如期实现。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投入政策,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按法定增长,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7、深化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修订推免工作管理办法。9、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11、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鼓励高校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工作。推进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9、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优化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结构,普通本专科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中西部地区高校、民办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倾斜。20、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深入开展继续教育。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3、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教学投入与管理。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研究制定本科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有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开展本科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24、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26、全面加强艺术教育。27、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五、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

34、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2年2月3日】

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

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质量,奋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刘延东指出,201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谋划,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培养,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和师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改革,强化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调动各方参与改革积极性,破除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力争在招生考试制度、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效。要全面落实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确保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加强监督管理,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上指出,2012年教育系统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袁贵仁指出,2011年教育系统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谋划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系统构建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新体制,着手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立完整的学生自主政策体系,健全落实4%目标的政策框架,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努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袁贵仁要求,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工作方式,真正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2012年1月8日】

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说,在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中,他随机抽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个名词,请考生解释其内容,结果连续进来8名考生,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他建议教育部门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高校课程给予好好关注,真正改革,保证时效。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3月5日】

理论探讨•

中文学科如何走出困境?

手捧刚出版的《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心情激动。3年多的努力终于化做三卷本146万字的书卷,作为总主编,他深感欣慰。在近日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一流中文系的掌门人及专家们都为这部《系史》击节赞叹,在中国高校,出版校史者甚多,而以如此厚重的篇什记述一个系的历史,极为罕见。对浙大中文系来说,出版《系史》及召开研讨会,目的均是寻找中文学科走出困境的途径。专家们认为,种种原因致使中文学科陷入困境。围绕中文如何“突围”,吴秀明提出五条路径:按照学术规律行事,力戒浮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协调西学方法与传统学术的关系,寻求新的突破口;探寻个人与团体相结合的新的学术运行机制,在主流学术圈发出有力声音;参与跨文化跨语际学科的对话交流,在国际舞台展现自己,拓宽发展空间;介入当代社会改革和文化建设,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创造者和人文精神建设者。

【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9日】

课程论视野中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任健

现代课程理论引进我国以来,各地高校都纷纷以该理论为借鉴,从课程设计切入,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以广告学专业为样本,以该专业的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面向上述变革背景,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路径提出设想与建议。

一、课程理论的变迁:从传统到现代

按照传统教学论的观点,所谓课程体系主要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三个要素,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广告学专业所设计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是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设计各门课程,以此构成注重比例、课时协调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为在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建设体系里,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结构。

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我们认为,当代课程体系问题的研究,应该以课程设计为切入口,深入到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中的内容开发、课程呈现方式与手段、授课师资库建设、与课程有关的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和重组、课程评价及全课程营销等诸多环节与内容。

二、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看当代“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总结起来,现代课程理论的理论内核可以归结为几点:(l)开放。即以开放的视野来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其课程资源不仅源自校内,更加强调要从学科、专业所依赖的行业获取资源。(2)整合。即从受教育者的职业操守、素养及技能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重新配置,设计各类适应上述目标的课程形态,颠覆了传统讲授式课程形态。(3)全程。即将课程体系的外延扩大至课程内与课程外的设计、学期内与学期外设计、在读期间与毕业以后的设计。

对照现代课程理论的理念与做法,我们认为,在广告专业课程体系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

1.对广告行业急速变化所带来的业务种类、商业模式与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所知甚少。2.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上,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数量结构、时间配置不尽合理。3.伴随着数字化浪潮而来的网络化、移动化、图景化、互动化的内容呈现与阅读方式的变革,也愈来愈对传统的广告专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产生巨大冲击。4.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广告专业师资来源存在单一化倾向:一部分是从广告行业里进入高校从教的,有过广告行业的实践经验;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师资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行业从业经验。5.长期以来,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上缺乏全过程营销意识。

三、“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根据现代课程论思想,结合广告行业背景、特色与演变趋势,我们对“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路径做初步设计,并分述如下:

首先,从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开发来看,本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必须面向21世纪以来广告、传播与营销管理等领域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特征,要从“广告营销”专业再造的高度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创新。

其次,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内容建设还必须坚持实务、实战“二实”导向,为广告传媒机构培养合格人才。

再次,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授课呈现方式与手段”及“全过程营销”环节,要在数字化背景下思考如何广泛运用网络工具、手段进行相关课程呈现、互动手段与形式的创新。

最后,要将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课程资源整合重组环节”作为课程体系中打通校内外、行业内外学科资源的突破口,大胆尝试,积极创新。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广告专业中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与校内课程体系嫁接平台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打通校内外区隔、资源共享的师资库远未形成。撇开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的人事管理、经费安排等制约因素,国内许多高校的广告专业都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以课程资源整合重组为核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摘自《中国大学教育》2011.11】

国际经济法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石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着重强调的内容。就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创新人才而言,应当是知识具有先进性、思维具有创新性、能力具有实用性、语言具有复合性的人才。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学为体

中西方对国际经济法的认识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同,使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陷入矛盾中,这样的矛盾虽非一己之力所能破解,然而讲授者个人的目标取向却能巧妙地回避它。第一,立足于中国观点,保持对西方观点兼知的清醒。第二,重点选择实用性知识,其他内容给予一种研究式关怀。第三,密切跟踪国际最新动态,保证知识的开放性和先进性。

二、教学模式的采用:洋为中用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要法系,英美法系的法学教育一直为人称道,其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践行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两大要旨,主要做法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法律诊所教育。通过教学模式的洋为中用,可以更有效率地促进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教学模式洋为中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法制背景的差异,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

第一,应用IRAC公式,改良我国的案例教学法。第二,采取对话式,改变单向讲授局面。第三,灵活安排实训环节,改进实践性教学。

三、教学语言的选择:西学为体

就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而言,应该尽可能多使用英语教学。首先,国际经济法教学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复合型的必备要素之一,涉外环境本身就有可能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环境。其次,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具有国际性,这些内容直接使用第一手英语材料,比起经过汉语转化后二次使用会更准确也更方便。

教学语言应当以西学为体,具体可以这样实践:第一,课堂上,在不影响专业术语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多使用简单英语。第二,适当采用英文音频或视频资料,作为课堂英语的补充。第三,课后营造书面英语资料的阅读氛围,作为语言环境的延伸。

总之,双语教学之于国际经济法绝不是可有可无或流于概念化形式化,鉴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只有知识具有先进性、思维具有创新性、能力具有实用性、语言具有复合性的创新人才才能胜任全球性的人才竞争,而双语教学正好以其视野的全球化、对中西方教学模式的融通以及语言的国际化的优势能够充分服务于这一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自《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