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考试主要具有如下几种功能。检查测评功能;导向功能;诊断与反馈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功能,切实起到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二、改进考试内容、范围
三、改革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构成比例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小组讨论式考核;2.小论文/综述;3.读书笔记;4.课后作业;5.开卷考试;6.半开卷考试;7.实验操作考核;8.学生自主命题;9.主讲新进展;10.口试、随堂测验、设计小课题等其他方式。
五、改革闭卷考试题型。开放性试题;综合性试题。
六、增加平时考核的反馈环节,搭建师生互动平台。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只有从上述六个方面共同着手进行全面改革,才能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的各种功能,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自《中国成人教育》2012.11】
“潮课”受关注实因大学缺个性
熊丙奇
近来,高校的选修课表接连刷新,“潮课”不断。比如,中山大学开了一门叫《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课,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有一门“新女性必修课”,随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今年首次开设《爱情与婚姻》选修课。至于“爬树课”、“马术课”、“魔术课”,也是一上课表,就备受关注。
大学的“潮课”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我国大学长期来缺乏办学个性、“千校一面”,在大家的印象中,大学的课程总量不大,课程大同小异,同一专业学生上的课几乎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校出现一门稍微“另类”的课,很自然地就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二是这些“潮课”,教育的个性似乎不足,倒像是为“潮”而“潮”,有不少“炒作”的意味。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谈“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因此,对于高校如何创新,社会也很重视。社会期待高校有真创新,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噱头”。
首先,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把招生、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交给学校,不再以行政命令规定学校统一开设课程。如果学校有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自主设置课程,每所学校、每一专业的课就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大学教师有教育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自主进行教学,那么,在大学是不缺乏个性课程和个性教师的,课程也就无所谓“另类”和“潮”了。
其次,要在大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把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教授会,大学开设什么专业、课程,这本属于教育和学术事务,应该由教授、专家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但现实中,这类事务的决策权,却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这一决策机制不调整,如果大学获得办学自主权,就可能出现权力被滥用的情况,所开设的专业也会在盲目跟风中缺乏特色。这也是目前公众比较担忧的一方面。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选择、组合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校的选修课比例相当高,也五花八门。如果要说“雷人”、“另类”,那比比皆是,比如,有“僵尸课”——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将观看16部经典僵尸电影;有“Lady Gaga和名人社会学”课——把Lady Gaga和她的成名经历作为一个实例进行详细的社会学分析。而由于“另类”太多,也就不让人觉得“另类”了——这是办学的一种常态。大学的课程本就不该一个模板,而应该各有各的特色。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3.29】
高校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自觉论略
周雪峰
真正属于高校自身、体现高校特征的改革是教学,而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
一、高校课程与课程改革
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是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课程论理论认为,课程是课程动机、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的统一体。通俗地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佳的方法、手段传递并让学生接受这些内容。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质疑都能从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上找到源头,所以高校课程必须改革。
三、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更新课程教学观念。2.重构课程结构与内容。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4.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
四、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角色自觉与角色品格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内容,既要靠行政推动,更要靠教师角色自觉。1.自觉地把教育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和理想。2.自觉地把教师定位于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3.自觉地把关心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作为教师的职责。4.自觉地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课程。5.自觉地把知识传授的有限性和教师对学生影响的无限可能性结合起来。6.自觉地认识课程是环境和活动相结合的艺术。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2.6】
大学语文靠什么走出困局?
程墨
近日,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结果: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不到40%,课时也在逐渐减少,超过八成任课教师对大学语文的前景表示担忧。
大学语文被其他应用性课程逐步取代
“现在英语大行其道,母语反而被放在一边。这不是个别现象,许多大学都是如此。大学语文遭遇历史未有的尴尬,实在是可惜!”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方智范痛心地说。“我们学院正在考虑取消大学语文课,开大学语文课不如教写求职简历来得实际。”武汉某理工类高校一位教授说。记者在该校教务处了解到,该校大学语文课目前是基础性的公共课,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大二上学期半年时间,总共34学时,考核只有期末的一次考试。该校的一些院系正在考虑取消大学语文课,结合专业开设应用课程。越来越多高校将大学语文转为其他应用性课程,大学有必要开大学语文课吗?湖北省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教授认为,语文教的是人文素养,而非写作模式,放弃大学语文是舍本逐末。
30多年来生存艰难发展有限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教授分析,由于学科性质、定位和目标尚不明确,大学语文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上课课时、科研经费、申报精品课程等都大打折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语文生存艰难的现状。受学科本身‘名不正’的影响,领导不重视,教师难有用武之地,30多年来,大学语文的发展极为有限。”谭帆说,“实事求是地讲,大学语文根本就没有达到过首倡开设这门课的专家们的初衷。”
清华大学教授王步高认为,应试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趋于机械化,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学生更喜欢享受性阅读,在这方面,语文课本还不如各种地摊文学和媚俗文化的吸引力大”。
对运用母语的能力应有等级水平要求
大学语文究竟怎么了?它该走向何处?很多专家和教师曾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比如,在大学语文教材与教法上反复做文章。教育部要求高校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事实上,做好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却面临难度大、实效小的困局。
谭帆认为,拯救大学语文,当务之急要给大学语文足够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明确大学语文的地位和目标,确定大学语文是教什么的,有什么作用,促其成为独立学科,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大学语文的尴尬局面。
王步高说:“改变现状的最有效方式是实施大学语文水平教育,像英语一样,对大学语文要有一个等级水平要求。”他进一步指出,实施大学语文水平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其他只能算是附带任务,不作考试要求。
方智范认为,促进大学语文教育发展,建立起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改变机械的教学方式,加大科研投入,减少功利色彩,找回文化责任意识等都必不可少。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5.8】
多媒体教学如何“活”在美术课堂
刘健
多媒体教学的来临,无疑使得美术专业教学更加直观,更为便捷。然而,美术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构成体系及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优势。需要深入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以辅代主忽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盲目地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其次,多媒体教学每节课安排内容太多,美术这门课,有其特殊性,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课的节奏明显加快,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内容也更丰富,但学生的思维节奏和接受速度并不能同步加快,造成学生目不暇接,实践时间减少。美术多媒体课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意识,不能仅仅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演示工具来辅助教学,而要用它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摘自《光明日报》2013.3.20】
从“校本课程”到“本校课程”
李臣之
校本课程自提出至今,一直经历着再概念化的考量,不仅体现研究者批判的旨趣,而且显示出人们对“校本课程”再概念化直爽的性格。
“校本课程”一词的确容易与“学校课程”、“校定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相互交叉,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也难以找到一致性分类标准,只有极少数西方作者在极少数的文章中提到“校本课程”。实际上,“校本课程”再概念化努力寻求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意蕴,“本校课程”当属于一种可能的初步的概括,集中反映课程“具体化”、“德性合作”、“整体建构”的独特品质。
“本校课程”强调具体化,注重实践,追求情境化、特殊化,将一般的课程规定层层具体化,具体体现国家精神与地方课程要求,最终化为学校层面具体的课程产品,并置身于师生教与学互动的第一现场,体现出学校有效处理国家、地方课程决策的一种积极态度与行动方式,反映出学校对学校以外各层级课程要求的执行、调适与创生。
课程具体化自然地表现为学校个性与特色创建的尝试,它内在地包含着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尽心协力的尝试。为此,它特别倡导平等对话和道德沟通,主张德性的合作、对话,以及民主的课程领导,形成服务于学生高效能学习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所以,本校课程是期望每一个学生最大程度获得的课程,是德性事业的结晶,体现着关怀伦理的课程诉求。
德性合作需要以学校历史与现实资源为基础,通过学校教育主体,致力于建设学校层面的整体性课程架构,创造三级课程管理共同产生作用的达至课程协同的现实性产物。“本校课程”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课程建构。包括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进程与评价方式。这种整体的课程追求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门类,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利用,表现相关人力的密切配合、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入、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适宜性改造。同时,也投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远景规划、文化再生以及学校创建的理想。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这项事业而言,“本校课程”只是本土立场的再概念化尝试之一。再概念化始终是前行的火车,只有阶段性的目的,没有永远的终点。何时达至理想?取决于研究者的热情与信念。
【摘自《教育科学论坛》2012.8】
北美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滑铁卢大学为例
郭葆玲等
麻省理工学院和滑铁卢大学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这两所大学虽专于培养理工人才,却极为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一、学校使命与培养目标
(一)MIT的使命与培养目标
MIT自建校至今,一直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引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二)UW的使命与培养目标. UW分两个层面为本科生确定了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一方面,是人文学院为UW提供的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是各学院基于人文学院设置的人文教育课程目标和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确定专业学位的人文教育课程目标。
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一) MIT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一是涉及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二是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二)UW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UW没有从学校层面规划学生修读的人文教育课程,一般将人文学院与社会工作学院提供的人文教育课程,分为以社会科学为本和以人文学科为本两个类别。
三、人文教育课程的差异与共性
(一)人文教育课程的差异。1.课程结构上的差异。2.课程选择上的差异。(二)人文教育课程的共性。1.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对理工人才的培养。2.突出沟通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比重。3.课程内容综合性、多元化。4.重视专业实践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摘自《比较教育研究》2012.11】
网络,让大学跨越国界
曹继军颜维琦
名牌大学的课是怎样上的?高校里有哪些“牛人”教授?要了解这些,只要上网就可以——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学堂”网络视频公开课4月16日正式上网,首推42门1000节课,让所有愿意的人都可以聆听大师授课,分享上海交大的“知识宝藏”。
通过网络实现的开放课程十几年前就已经诞生了。如今,全世界100多家教育机构参与建立了开放课程资源联盟,加入该联盟的有48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加入该联盟的高校。
网络,让课堂无限扩大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教与学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网络在线课程正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层面渗透。网络,使大学的课堂无限扩大。
自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开放课程以来,开放课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各高校通过开放课程平台向社会架设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
上海交大自2006年开始建设国内首个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中心),2010年,学校创新性地开始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工作。2010年以来,上海交大从课程遴选、课程教学安排、课程视频拍摄、课程平台建设、教学互动设计等方面着手,共制作高质高清视频课程42门,视频数量超过1000课时。所有的课程视频将通过“南洋学堂”向社会开放。据介绍,“南洋学堂”里不仅有“大师课”,还有最受学生欢迎的“霸王课”和即将退休的优秀教学工作者毕生心血凝结的“精华课”。上海交大还将通过历年的教学评估数据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讲授课程,并邀请即将退休的教师参与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南洋学堂”还将提供一个适合自学者学习的微课程平台,将很多啃不动的基础课,组织名师以5-15分钟的时间讲解这些知识点,方便学习者领悟。
未来,大学没有国界
斯坦福大学两个教授创立了在线免费课程,目前已有30余所一流大学合作共建,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了100万,不到一年,来自世界各国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234万。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发布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将整合两所名校师资,共建在线课程。edX给修课学生颁发修课证书和成绩,第一门课《电子和电路》获得了12万名学生的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37万。
黄震认为,在高等教育上,学习者对网络在线学习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黄震表示,上海交大将推进多模式的课程,与在线教育团体合作,鼓励在校学生选修校外优秀的在线课程。同时,“南洋学堂”也将向社会共享优质的课程以回馈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教育理念。
展望,大学改革迫在眉睫
在国内,传统的高等教育受国外开放课程、在线课程的影响,已经有很多老师转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大量引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随着新生代学生群体对信息化应用的诉求越来越高,高校面临更多的改革需求。有人预言,大学不改革,就可能会沦落为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面对这种形势,黄震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在线课程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和高等教育影响与挑战的研究,尽快编制我国网络在线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加强对网络在线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大力支持与发展网络在线课程和微课程,并将此作为提高校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网络在线基础教育,配送优质视频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201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