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成果完成单位 |
获奖等次 |
基于能力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马 礼、宋 威、刘高军、 蔡兴泉、肖 珂 |
计算机学院 |
特等奖 |
现代电源产业需求驱动的电力电子实践教学改革 |
张卫平、赵徐森、刘元超、 张晓强、毛 鹏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以实践创新为主干、国际视野文化自信为两翼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贾 东、张 勃、白传栋、 马 欣、卜德清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特等奖 |
岩土类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
孙世国、宋小软、王 辉、 宋志飞、冯少杰 |
土木工程学院 |
特等奖 |
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
刘喜波、李红梅、周 梅、 侯 峰、肖春来 |
理学院 |
特等奖 |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性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 |
沈志莉、秦志勇、张加才、 李志强、王景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特等奖 |
“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张萌萌、刘泽军、王 侃、 陈 卫、宋志飞 |
学校办公室 |
特等奖 |
以需求驱动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成才 |
郑文堂、王景中、张常年、 王 侃、王宏波 |
教务处 |
特等奖 |
北方工业大学工科专业“3+1”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
王建稳、张常年、王 侃、 史运涛、尹天光 |
教务处 |
特等奖 |
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成长激励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郭玉良、何有华、王 静、 李 伟、杨嵩松 |
学生工作部 |
特等奖 |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孙 晶、方英兰、张永梅、 刘高军、段建勇 |
计算机学院 |
一等奖 |
数字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蔡兴泉、张凤全、宋 伟、 胡 燕、张光子 |
计算机学院 |
一等奖 |
“四维一体”电路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张常年、关晓菡、李云栋、 刘 志、田 青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群-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月海、白文乐、张常年、 王景中、桑 林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面向学习工程筑基自主成长”——电气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徐继宁、李志军、熊昌镇、 宋 浩、周京华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基于微型项目式的电气类专业实践系列课程教学改革 |
周京华、陈亚爱、梅 杨、 章小卫、张贵辰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聚焦特色、多维拓展、立体建构、主体联动——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 |
刘小明、熊昌镇、李颖宏、 郭伟伟、王志建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教、学、做、用、研、创”六位一体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胡福文、高德文、徐宏海、 张超英、张从鹏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一等奖 |
基于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刘 瑛、李玏一、曹黙、 李 凯、吕洪波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一等奖 |
基于CDIO理念的4C式模式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
张伟一、梁玮男、任雪冰、 李 婧、姬凌云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一等奖 |
基于认知规律的力学教学体系构建实践 |
王建省、李家稳、王 辉、 柴文革、张军徽 |
土木工程学院 |
一等奖 |
工商管理实践整合项目组织模式与组织实施研究 |
赵继新、纪雪洪、张立章、 张淑谦、童泽林 |
经济管理学院 |
一等奖 |
以生为本 质量至上:对外汉语多元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
李海燕、刘丽萍、刘 妍、 李 燕、季益静 |
文法学院 |
一等奖 |
应用型广告人才培养的“情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张 哲、江 凡、姚政邑、 陈 波、刘 菁 |
文法学院 |
一等奖 |
多层次、多元化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张进治、崔乃毅、铁小匀、 安艳伟、谢 亮 |
理学院 |
一等奖 |
落实“三进”、注重“双创”,以“传统经典阅读”助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
张加才、王德岩、史仲文、 李 肖、曲 辉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一等奖 |
实例化教学在三维图形图像教学中的探索 |
童立靖、肖 珂、李 琛、 曾凡锋 |
计算机学院 |
二等奖 |
现代教育技术影响高校教学模式和学习行为的研究与实践 |
杜春涛、王若宾、肖 彬、 付瑞平、程楠楠 |
计算机学院 |
二等奖 |
基于“北京市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微电子实践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鞠家欣、张常年、王月海、 张 静、张晓波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竞赛分阶段提升通信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
白文乐、刘 红、王一丁、 郭书军、邢志强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分类·自主·协作·创新”——交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
熊昌镇、王庞伟、周慧娟、 张永忠、张师林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以智能车竞赛为载体,培养创新实践人才 |
郑 勇、杨立永、李志军、 周京华、刘小明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竞赛驱动的研究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刘永翔、边 鹏、蔡硕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二等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 (教材) |
阎 昱、刘 瑛、王秀凤、 韩 飞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二等奖 |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平台建设 |
蒋 玲、潘明率、彭 历、 秦 柯、靳铭宇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二等奖 |
家具与陈设课程研究 |
王书万、王岩明、韩 冰、 全 进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二等奖 |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体系 构建 |
许 炳、齐 园、张召冉、 纪颖波、赵丽坤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
赵丽坤、齐 园、程正中、 刁 昳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构建 |
葛燕锋、白玉星、宋小软、 席根喜、安 栋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建工实验中心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程海丽、张敬宗、姜德民、 冯少杰、王献云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多模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
赵玉清、乔春珍、陈伟娇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 探索 |
徐 岩、田翠香、胡立新、 王丽新、郭兰英 |
经济管理学院 |
二等奖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教育模式探索 |
郝 凯、谢朝阳、姜延书、 白小伟、赵晓男 |
经济管理学院 |
二等奖 |
服务法治社会、提升实践技能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创新机制探索 |
韩红兴、王 瑞、荣国权、 尚 华、胡 平 胡平 |
文法学院 |
二等奖 |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戏剧表演实践教学 |
高 黎、梁丹丹、张翼鸿、 秦小雅 |
文法学院 |
二等奖 |
工科高校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 探索 |
董慧凝、王爱民、乔慧娟、 吴莉婧、何 然 |
文法学院 |
二等奖 |
对接产业需求,传播京西文化,提升实战能力——文化产业课程“情境教学”实践 |
于 隽、赵玉琦、王德岩、 刘 菁、王素娟 |
文法学院 |
二等奖 |
突出专业特色,多途径培养研究生实践与研究能力探索 |
王素娟、王 瑞、董慧凝、 相庆梅、胡 平 |
文法学院 |
二等奖 |
基于专业需求的《线性代数》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邹杰涛、孙明正、张 杰、 钱 盛、杨坤一 |
理学院 |
二等奖 |
注重实践突出创新优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郑 权、张键红、孙志宾、 陈小光、郭磊磊 |
理学院 |
二等奖 |
夯实基础、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质量 |
崔玉杰、徐礼文、赵桂梅、 陈 云、高波 |
理学院 |
二等奖 |
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
李志强、李 肖、刘喜珍、 朱建平、李亚宁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二等奖 |
“五合一”本科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尹天光、王 侃、李 杨、 张白波、肖秀玲 |
教务处 |
二等奖 |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计算机系统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
吴 磊、张永梅、马 礼、 吴明礼 |
计算机学院 |
优秀奖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深度学习导向下《交通管理与控制》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
郭伟伟、王 力、何忠贺、 谭墍元、张尊栋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新能源变换与控制》课程建设 |
温春雪、胡长斌、朴政国、 张永昌、王 鹏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培养系统思维注重过程管理科技竞赛驱动突出学以致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 |
赵仁涛、李颖宏、毕 松、 关丛荣、左 岐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基于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双创型科技活动体系 |
杨立永、郑 勇、刘 硕、 宋 浩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基于CDIOA工程教育理念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
吴文祥、郑国荣、张永忠、 陈 智、修伟杰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实验室开放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刘 炎、徐宏海、高德文、 张超英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优秀奖 |
设计3.0时代知识整合教育的广告设计课程体系探索 |
王雪莹、刘兵兵、沈 莹、 杨茂林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优秀奖 |
室内陈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 |
韩 冰、王 湘 |
建筑与艺术学院 |
优秀奖 |
企业管理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 |
牛天勇、郑 丰、王 旭、 刘亚清、赵大丽 |
经济管理学院 |
优秀奖 |
经济管理专业平台课《基础会计》课程建设及大类招生下的教学创新 |
刘桂春、王丽新、胡立新、 刘永祥 |
经济管理学院 |
优秀奖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
潘素昆、姜延书、郝 凯、 孟东梅、白小伟 |
经济管理学院 |
优秀奖 |
强化写作训练,提升综合素质——工科院校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探索 |
冯 雷、谭旭东、刘同军、 刘月悦 |
文法学院 |
优秀奖 |
大学英语“竞赛带动,全面提高”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商海燕、汪 兰、董爱华、 高 越、战凤梅 |
文法学院 |
优秀奖 |
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梁长岁、王立峰、聂中华 |
文法学院 |
优秀奖 |
素质教育背景下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创新的研究 |
顾 震、王丽秀、关 宇、 马纯锋 |
理学院 |
优秀奖 |
面向能源专业的半导体物理课程体系建设 |
孙连亮、崔乃毅、张进治、 赵小青、米仪琳 |
理学院 |
优秀奖 |
北方工业大学篮球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罗洪涛、邵恒忠、顾 震、 关 宇 |
理学院 |
优秀奖 |
经管类大学物理双语课建设 |
毛志国、崔乃毅、米仪琳、 孙连亮 |
理学院 |
优秀奖 |
校园足球背景下普通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研究 |
王 广、顾 震、关 宇 |
理学院 |
优秀奖 |
规范操作柔性管理探索学籍管理新模式 |
崔泽永、苏 军、史运涛、 王宏波、王安琪 |
教务处 |
优秀奖 |
融合外部资源与挖掘内在潜质相结合,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 |
陈 卫、何有华、钱昌照、 侯 旭、谌奕鹏 |
学生工作部 |
优秀奖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