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及其影响

胡炳仙

一、重点大学政策恢复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自1977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拨乱反正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以强调集权为主,逐步恢复为中央统一领导、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颁布。该文件认为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已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兴起的形势,“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由此拉开了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文革”结束后,国内经济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高等教育逐步迈入正轨。1977年9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的讲话中指出,“重点大学搞多少,谁管,体制怎么定?我看,重点大学教育部要管起来。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教育部要直接抓好几个学校,搞点示范。”在这一系列指示和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恢复重点大学,重点大学必须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必须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先进科学技术问题,同时也提出一些重点大学政策的管理措施。这为之后出台的重点大学政策提供了思想依据。

二、重点大学政策的主要内容

1.重点大学政策的重启:《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出台与实施。1982年2月17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决定恢复和办好一批重点高等学校。

(1)《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一,确定全国重点大学;第二,调整全国重点大学的领导体制;第三,突出重点大学的示范作用和使命;重点大学的示范作用体现在重点大学承担了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的任务;第四,强化重点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

(2)《报告》的实施: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师资调配、招生优先等方面。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1978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是我国重点大学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纲领性文件。该条例规定,政府对重点大学的领导是分层级的,即国务院各部委所属重点高校行政上受各部委领导,党务工作受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省、市、自治区所属重点高校的行政和党务工作均受省市自治区党委领导。第二,师资调配。《报告》规定重点大学在师资配备上具有优先权。这种优先权主要体现在国家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标准上,重点大学比一般大学拥有更加宽松的师生比例。第三,招生优先。重点大学优先设置专业,录取优秀学生。第四,经费优先。重点大学享有财政经费拨款的优先权。

2.重点学科评选与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实施重点大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决定规定:“为了增强科学研究力量,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并且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

3.“重中之重”项目的启动与建设。1983年5月15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和大连工学院四所高校的匡亚明、刘丹、李曙森、屈伯川四位老校长,联名向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建议从全国700余所高校中,遴选50所基础好、力量强、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战略重点,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被称为“重中之重”项目。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过问下,匡亚明等同志的建言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开始付诸实施。

三、重点大学政策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开启了重点大学制度重建的大门,在此后相当长时间内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方向。

第一,该政策开启了我国重点大学政策的制度化进程。1954年政务院批准《高等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院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成为我国重点大学政策的逻辑起点。

第二,该政策促使我国大学加快了内部制度创新的步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重点大学政策提出了高水平的质量建设标准,强调科研和学术水平,改变了过去一味强调政治原则和意识形态的做法,推动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乃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该政策未能改变重点大学建设的基本逻辑,无法克服自身的缺陷。我国重点大学政策自产生之初起就是一种国家导向行政主导的精英主义教育政策。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重点大学政策依旧存在学术资源过于集中、行政权力泛化、政府决策欠科学的问题。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 2012.8)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1.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深刻变化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当今世界各国围绕教育质量展开的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3.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任务,越来越聚焦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强调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成为新的亮点。可见,《教育规划纲要》是把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制度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实现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目标。因此,既要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现实要求,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丰富内涵,还要与观念、制度相结合,确定模式创新的现实任务。1.注重学思结合:从知识(学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指向及其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2.注重知行统一: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向开放的社会化学习体系转变,实行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3.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科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促进和推广个性化教育。

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驱动和保障机制

1.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和潜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技术驱动和支撑。2.推进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良好制度环境。3.建设数字化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新的文化氛围。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2.6)

以实验室建设推动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但是,有些高校的经管类专业由于缺乏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改革滞后,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较弱,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有一定的差距。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选择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验室建设为抓手构建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依托经管实验中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运用现代实验技术推动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嘉兴学院把实验室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2002年3月学校调整了实验室建制,将原来分散在各院系的多个经管类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校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实行“合作建设,独立运行,全校共享”的建设和管理模式。目前,“中心”共有实验室16个,为学校11个经管类专业和7个其他专业提供集成化、模块式、开放型的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开出实验课程100余门,中心已经成为校内模拟实习基地、实验教学改革基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社会咨询服务培训基地。

(摘自徐宪民《中国教育报》2012.5)

“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论思考


一、“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

“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个数字“4”是指知识(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德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简称“四维目标”;第二个数字“5”是指教学的重点、难点、德育点、空白点和创新点,简称“五点”;第三个数字“3”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明白基本的知识结构、前沿问题与发展动态以及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研究与观点,简称“三讲”:第四个数字“4”是指大学文科高效能课堂教学至少需要有科学系统的设计、有深刻而恰当的问题、有研讨与对话、有匹配的案例,简称为“四有”:最后一个数字“l”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外作业,简称“一指导”。

二、“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关系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研究中的老问题,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体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两种极端的观点。(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老师的主导。2.学生的主体性。3.教与学的互动性。(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三、“45341高效能大学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一)系统性;(二)发展性;(三)创新性;(四)指导性;(五)高效性。

总之,“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是先进教学理论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既反映了我国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也代表了我国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具有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指导性、高效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有必要大力推进,进一步完善推广。

(摘自《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路向研究

王小力 彭正霞 马晓彬

一、引言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的发展,对丰富大学办学理念、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和促进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问题,其目的在于突破大学发展中的组织障碍,破解管理体系上的瓶颈,理顺运行机制上的关系,激发办学活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此,我们以西安交通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策略等方面进行调研,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提高大学的管理质量和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二、国外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点

1.形成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

学系本身是一种以欧洲讲座、学院组织为参照而创设的新型组织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是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管理体系具有了科层化特点的结果。大学内部出现专门的管理阶层和细化分工,校、院、系在管理学校过程的协调功能有所不同。

2.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互制衡。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作为大学内部的主要权力,决定着大学存在与运行的状态和形象。学系制的诞生和发展,使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尽量避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混淆。

3.基于知识本位与学科交叉,规划基层学术组织。

伯顿指出,大学的“底层结构遵循的是学科、专门知识和专业化无序状态的逻辑”。在大学中知识的承载者是学科,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以知识结构和知识发展脉络来进行的组织构架,基层学术组织的表现方式上也应以学科为细胞进行活动、整合和发展。

4.面向国家竞争力的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整合。

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另一方面大学的科学研究不仅要与知识创新相结合,而且更要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结合,从社会经济需求出发探索知识与技术。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调研与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院、系”层次责权不够明晰,管理重心仍然过高,管理幅度较大,直接影响管理效率。

2.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制衡不足。

3.在基层学术组织中的教育教学有边缘化倾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关系尚需理顺。

4.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范式多样化带来的问题。

目前,大学虽然在稳步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但总体步伐比较慢。究其原因,认识观念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存在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历史原因造成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问题、学院之间存在学科交叉问题、学院内部及学院之间学术壁垒问题、学科资源共享问题等诸多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思考

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立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高度,遵循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作为“学者共同体”的大学的办学规律。

1.理顺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层级,各级组织责权利对等,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2.转变管理理念,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学术组织运行质量与效率。

3.规范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模式,注重学科设置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

4.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整合基层学术组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大学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穿于大学发展过程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战略地位。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根据大学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完善,最终实现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基层学术组织体系。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 2012.8)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改革刍议

一、挖掘问题根源,有的放矢开展评教工作

1.评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2.评教制度忽视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3.评教结果使用不当。4.评教工作的宣传不够到位。5.教师的申诉渠道不畅。6.评教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评教工作的需要。

二、明确改进措施,促进学生评教制度不断改革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对学生评教工作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确保评教方法科学、合理,评教过程严谨、认真。2.充分调研,完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必然向现代教育评价理念转型,从重笼统的结果公布转向重细节的过程反馈,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促进性评价。一是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二是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三是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四是注意剔除异常数据。五是合理使用评教结果。六是建立申诉机制。3.加强宣传,重视公众议程。学生评教工作的宣传要充分借助各方力量,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学生评教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帮助师生了解评价指标的内涵,进一步明确评教的目的和意义。一是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二是广泛征询意见与建议。4.重视方案论证,优化评教手段。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定位、特色以及教师业务水平和生源等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校情的学生评教制度,从而使学生评教工作能真正地发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作用。

(摘自《北京教育》2011.9)

浅议教学质量观思想变迁

李小庆王果胜

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质量观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俩类。(一)知识质量观分析。知识质量观背后的理论支撑是“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在该理论支撑下,知识质量观在现实中呈现出如下特征:1.以工具技术理性为价值取向。2.以学科知识点的传授为核心。3.以鉴定教师的优劣为目的。(二)能力质量观分析。与强调知识的教学质量观相对应,以现代学习理论为背景的能力质量观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质量认识特征:1.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目的。2.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为核心。重视“学”的教学质量观把学生的认知作为教学的核心。3.以教学的过程为着眼点。能力教学质量观是重过程的质量观。

现代的教学质量观的特点探析

知识质量观重视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而能力质量观则站在“学”的立场上来描述教学品质。(一)人文性。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是教学中首要的因素,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应首先考虑是否符合现实的人性。(二)发展性。在现代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影响下,教学开始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关注教学质量,特别关注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奠基性。(三)全面性。当代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综合、整体的发展,这是对传统教学质量观意义的丰富。(四)全程性。我们必须认识到结果和过程相互结合、全程监控才能确保教学的质量。(五)公平性。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抛弃了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寻求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摘自《北京教育》2012.3)

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创新力量中,高校拥有独特的优势,无疑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解决以上问题仅依靠大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如何满足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探索“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目前大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

提升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要在深入思考自身办学方向和目标、办学类型和层次、办学水平和特色等因素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创建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积极参与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从而真正成为自主创新、造福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自《中国科学报》 2012年2月29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