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特别关注•

制度与诚信是经费治乱的抓手

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擅自通过“扩大用途”、“挤占挪用”、“虚报支出”以及“虚假发票”等方式将科研经费用于私人花销。这种乱象的产生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出现了错位和缺位。为了消除此类科研经费乱象,必须从根源上着手完善相关制度和诚信体系。

首先,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专业权威的科技财政预算统筹机构,统筹审核科技部门的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财政预算。其次,建立并完善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财政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机构,将预算、立项、结题与评价考核分属相应的部门。第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公开制度,科技财政经费的配置和使用应该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强化政府科研经费配置和使用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让科研经费在阳光环境下配置和使用,可有效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此次国家审计机关将部分审计结果公之于众就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第四,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科技信息共享体系,健全科技报告制度,不断加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以及承担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第五,建立并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科研诚信体系,加大对相关人员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强化科研人员的诚信自律机制。最后,在完善上述制度和体系的同时,必须改革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工资形成机制,切实完善国家财政部关于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人员性经费支出制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8日】

高校教学评估何以回归教学生活本身

刘振天

一、评估之名:教学评估何以为我国所独有

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把“教学”作为独立的对象和内容,进而专门开展高校教学评估工作。高等教育的评估形式也不少,但最具广泛和深刻影响的当属高校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以其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而受到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第一,是高等教育本质及教学地位决定的。不论高等学校职能如何变革,人才培养都是其最根本、最核心和最重要的职能,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使命。第二,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现状决定的。高校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三个投入不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三个投入不足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我国专门开展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不是毫无缘由和头脑发热,更不是别出心裁,它极具现实性和针对性,意在根本扭转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重外延建设轻内涵发展的被动局面。第三,是由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决定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社会服务或者文化传承,都本应该统一于实践和生活之中,不能分割。

二、评估之实:教学评估是否评估和促进了真正的教学

综合各方面看法和意见,笔者认为,没有人否定高校教学评估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因此无视问题和矛盾。我们的高校教学评估,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教学,没有真正评估教学,没有真正触动教学。

三、评估之矢:教学评估如何直抵教学深处,回归教学生活本身

关键取决于评估的顶层设计,其中包括评估制度、指标体系、评估程序、评估方式方法的有效设计。首先,教学评估应该是一次深入探究和推展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旅行。其次,改革评估内容和形式,强化教学过程要素评估。再次,突出高校教学自我评估,促进教学评估生活化和常态化。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谁来建

朱红

要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政府必须放手,改变政府和大学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取消大学内部的行政级别,取消大学校长任命制,大学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将大学还原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真正的学术团体和依照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摇篮。这样,不但政府部门减轻了负担,大学也获得了最大的办学自主权,更加容易形成办学特色。高校应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传统党委领导模式,突出党委集体领导。改革党委成员构成模式,突出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大学校长的选聘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之一,应逐步淡化大学校长的行政官员身份,推进大学校长的职业化进程,促进大学办学自主性发展。

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处理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对大学的大量资助,重要的不在于钱,而在对大学的认可。这种机制会激励大学奋力追求卓越,促使大学时刻关注人才的社会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管理工作必须依法治校,符合国家《高教法》和大学章程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校长负责和教授治校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8月5日】

高校发展要盯着“质”而不是“量”

丁子信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形成办学特色,需要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同时,高校自身的努力和调整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高校必须转变重规模扩张轻内涵提升、重数量指标轻质量和效益的观念,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把学校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深刻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包括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定位,据此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办学特色,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改革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内部治理结构。在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推动学校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依法治理机制。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扩大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术规划、学术资源配置、学术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权力。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改革教师评价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业绩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教师心无旁鹜地安守教学岗位,把精力用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上。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关键在教师。要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通过强化岗位聘任,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大锅饭”,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分配办法,切实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5月1日】

香港高校的管理经验

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程星和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白杰瑞,介绍了香港高校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程星表示,香港多数高校的教员,真正地实行了全球招聘。这是保证师资力量的一个关键。另一方面,港校对于教员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师如有意做一些项目或兼职,需要经过学校严格审批。这样的规定是刚性的,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安心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白杰瑞表示,中国的一些教育界认识太“专”,后劲不足,所以要效仿美国实施通识教育。其实,内地高校要办出更高水平,应该先冷静地梳理自己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或在某个方面,中国人一定有自己的创新力,这需要深入挖掘、分析,然后扬长避短,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一些办学模式。白杰瑞表示,在办学国际化方面,香港高校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管理上,内地高校对留学生实行“圈养”。但在香港的高校,学校想尽一切办法把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学生“搓”在一起,对学校来说,这会滋生很多管理上的难题,但这会给学生提供历练机会。

【摘自《文汇报》2013年6月27日】

学术诚信是大学精神的根本

杨卫

学术诚信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表明学术诚信问题主要根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研究成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二是社会给予研究人员的期望和压力过高,同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扭曲的评估系统等现象;三是缺乏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四是对不正当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

重视学术规范教育。教育是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学术规范的无知和意识薄弱是导致学术失范的重要原因。2008年底发生的“贺海波论文事件”对于浙江大学教训深刻。之后我们举一反三,强化诚信是为人之道、学术之本,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已经成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学生学业教育的必备一课。此外,在帮助师生掌握学术规范知识、树立科研诚信意识的同时,我们要着眼构建良好的学术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克服投机取巧、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树立崇高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尤其要发挥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感染教化的作用。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学术不端行为与扭曲的学术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过度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容易促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成果,甚至铤而走险从事学术不端行为。所以要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尤其是在考核评估中避免“一刀切”,建立“和而不同”的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形成“宏观压力大,微观空间足,学术规范强,评估体系巧”的政策环境,抑制学术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激励师生通过扎实的研究工作获取高质量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以“代表作”为主体内容的评价体系,可能是走向以贡献为度量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探索方向。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不端现象往往暴露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疏忽。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关键在于采取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措施。目前中国高校在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方面注意学习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但往往容易忽略他们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避免学术失范的有效举措。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项目审计和同行监督,确保师生在研究过程包括论文发表环节中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整肃学术不端行为。抵制学术腐败现象,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是中国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对学术不端行为保持零容忍,一经查实、绝不姑息。要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和处理程序,建立和支持独立工作机构调查取证,既要做到快速严肃处理,又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从而建立完善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纠错教育机制。同时,我们也要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基本权益,制止不负责任的“诬告”和“恶搞”。

近年来,学术诚信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际学术界对中国近年来在学术诚信建设中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自觉融入维护学术诚信和行为规范的世界学术共同体。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