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理论探讨•


如何让思政教育有的放矢------------傅琳凯


坚持层次性原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把握层次性的丰富内涵,对于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使社会的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进而内化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这些要求本身就呈现为层次性。首先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要求,诸如伦理的底线要求、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等等。一般来说,使这些基本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自觉践行,是维系我们社会顺畅运行的基本条件。其次是针对广大党员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比如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先人后己、吃苦在前等等。其三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领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应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清正廉洁,执政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社会阅历、基础素质水平各有不同,同样具有层次性。从人群的自然层次上看,有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之分。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事物的认知形式和理解程度也很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区别不同的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对儿童和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方式、提出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经验表明,对儿童、少年多多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对于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则首先需要立足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以此为基础才谈得上向较高的目标进行教育引导。当然,如果再进一步区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儿童、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也是有层次的,也需要我们依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从思想水平方面看,可以把人群划分为原有思想政治水平较高和较低两种,对此我们同样需要视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能简单化,搞一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就是针对原有思想政治水平较低的那一部分人进行的,其基本价值也正在于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表现为层次性。归纳日常运用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有三种基本方法:首先是说理论证法。说理论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普遍运用的方法。它一方面要向人们阐明社会的要求,诸如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和怎么做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要向人们阐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让人们从内心乐于接受这些要求。这其中,价值观层面和理论层面的教育内容尤其需要说理论证法。其次是养成训练法,这种方法对于低龄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没有养成方面的训练,社会的更高要求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落不到实处。第三是榜样示范法。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推举出各种不同的楷模典型,目的就是通过他们的高尚行为、精神境界给人们树立榜样,让人们去效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更是历来重视榜样示范法的应用,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基本方法,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的三种基本方法也是分层次的。就是说不仅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重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阶段也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对儿童我们一般侧重采用养成训练法,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较为浅显的说理论证。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成年人,则侧重于采用说理论证法,适当辅之以养成训练法。而榜样示范法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成年人,应该说都适用;但同一个典范和榜样,在不同的人群中其传播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其内涵绝不仅仅只上述几个方面,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同时,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所谓层次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是说,对于各个层次我们不可作僵化的理解,更不可将各个层次视为毫不相干。比如,就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层次性来说,广大人民群众固然首先要做到社会的基本要求,或者是底线要求,但也不能否认(而且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同样,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来说,儿童和少年固然要注重习惯养成教育,但也决不排斥(而且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总之,这里的层次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层次性。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明白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也就是它的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体现。因为只有区分层次,才能看出不同情况、不同问题和不同矛盾,也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否则,我们的教育就很可能是无的放矢。

摘自《光明日报》2011年5月19日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学-教-练-评-补

杨存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就是要根据语言学习规律,突出英语教学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结合学习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了简单而又实用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教—练—评—补,并在教学中收获颇丰。

第一,有目标性的学。英语教学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在每节课前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和活动,让学生明白该学什么。这就使目标要求显得简单明了,直奔主题,富有趣味性。而后教师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先学时间,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捕捉学生的困惑、问题,为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有启发性的教。学生自学之后,有收获,有困惑。老师要在这“黄金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点拨和帮助指导,解决学生自学中未能理解、掌握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有针对性的练。通过学和教,学生对重点内容已基本掌握,这时候教者要整合资源,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练习,巩固新知识,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尤其要掌握学情,调整策略,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练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秘诀,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四,有鼓励性的评。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让他们从评价中受益,为他们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让课堂和谐融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五,有创造性的补。对课堂的不足或者遗漏点,教师要进行及时地补充说明,使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和补充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补充要力求形式多样,有新颖感和吸引力、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当然,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不断更新的。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教学模式的创建上,遵循“出于法而不泥于法”的原则,既有模式可循,又不囿于模式,留下创新的空间,确保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11年8月1日

大学文科的功能与使命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阐释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将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责任与使命。这对大学文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清华大学从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际出发,对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院系进行了宏观的功能集成,已基本形成了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思想理论与文化建设的平台、政策咨询与国家智库的平台、高层次干部培训的平台、国际交往与拓展的平台等五大平台,进一步突出了新特色,形成了新优势,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并在体制创新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同时,清华大学继承优良传统,结合当前发展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四个贡献的发展目标与评价原则,即人才贡献、思想贡献、文化贡献与政策贡献。提出了三个“靠得住”的目标,即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能够“靠得住”的一支队伍,不枉国家的重托与人们的期望;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中“靠得住”的一支队伍,不枉社会的关注和曾经的辉煌;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成为清华大学在追求这一宏伟目标中能够“靠得住”的一支队伍,不枉大家的支持和难得的机遇。在坚持按照人文社会科学的规律办学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性、可能性及其实现模式,进而提出了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的任务与要求,即文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建设。

摘自《光明日报》5.6/谢维和

四环教学法”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


南京大学文学院从新时期以来实施“四环教学法”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既以“古代汉语”,“大学语文”精品课建设为龙头,认真实施“读、写、议”这一旨在加强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新教学法,把“改进课室教学-强化课外辅导-知道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暑假‘课题研究’培训班”组成“‘一条龙’教学”,从而探索了一种成功培养文科创新型人才、显著提高有才绿的新路子、新模式。如何提高文科教学质量,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一条龙’教学”共包括四环,环环紧扣。

第一环,改进课堂教学。第二环,强化课外辅导。第三环,指导兴趣小组活动。第四环,举办暑期“课题研究”培训班。

这一教学法的四个环节,教书育人的工作一环比一环更深入。可以说,“四环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智慧和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程育人”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四个环节上,教师始终发扬奉献精神,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培养人,对同学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以崭新的观念、严谨的教风、人格的力量,精心指导,又不代庖,学生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这种“能力训练与人格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文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1.3/高小方

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内涵与标准的理论探讨


一、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的内涵

第一,合理选择“质量”的概念。质量是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一组固有特性,以满足顾客(或其他相关方)明示、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的程度。

第二,正确认识我国高校“专业”和“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专业设置就是指根据学位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求来设置高等教育的学业门类的过程或结果。

第三,综合理解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的内涵。本研究中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针对本科教育阶段,其专业设置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满足顾客(或其他相关方)明示、通常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的程度。一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既要考虑专业设置过程的质量,又要关注专业设置过程的质量。二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主观判断。三是,高质量的本科专业设置既要满足“明示”的要求,又要满足“隐含”的需要。

二、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标准的基本思考

(一)建立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标准的必要性。(二)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标准的基础。1.学科基础。2.社会职业基础。3.人才结构基础。(三)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标准的基础构成。1.统一的、一般的质量标准。我国各级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关于高校本科教育或者专业设置的相关规定,是确定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一般质量标准的基本的依据。2.分类的、具体的质量标准。要提高专业设置的质量,一个重要且必要的举措就是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标准。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1.2/于慧等

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模式研究


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以教育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将学生按水平氛围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昂发,按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别组织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级教学应该是当前背景下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有利应付。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分级标准僵硬。2.教学内容不合理。3.对学生和教师心理有负面影响。4.评价体系不科学。5.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三、构建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动态分级教学模式与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不同,无论从分级标准、课程设置还是评价方式上都体现出动态、开放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1.分级体系动态化。2.课程设置动态化。3.教学内容动态化。4.教学评价动态化。5.教学手段动态化。

四、结语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际上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反复倡导的“因材施教”切实落实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的教学模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级,能够完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逐步建立起符合本校特点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各个高校应该吸纳其长处,结合本校实际,探索适当的积极教学模式。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1.3/刘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