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本期视点•

大学课堂含金量值得关注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近日指出:“当前的基础教育可以减负,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让大学生增负!”他解释说,国内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含金量“比起国外学生,实在是少得可怜。阅读量不增加,课堂含金量还不断下降,学生不积累大量知识,如何谈创新?”毋庸置疑,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可惜,这一重要环节在不少学校居然显得如此单薄。首先,由于重科研、轻教学,一些教师上课敷衍应付,尽管课时很多,讲的内容并不丰富。更有一些教师授课乏术,始终一招“填鸭式”,学生没有机会也懒得提问,大脑得不到思考训练。其次,由于课堂教学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脱节现象的存在,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很多学生一入学就忙于考证、过级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筹码。为此甚至不惜逃课。事关举国从人才队伍质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学课堂含金量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摘自《科学时报》2010年2月9日

无视语文的价值是一种短视行为/吴江


的确,如今的很多科学,最高精尖的科学其实还都被外国人掌握着,学生要想在本学科上有所建树,当然少不了要阅读外国文献,甚至还需要到国外留学。然而因此便无视国语的价值和意义,恐怕不仅太过功利,更是一种短视行为。大学固然需要培养高精尖的学科人才,但大学首先要培养的其实是合格的人,而真正合格健全的人格,当然应该有对本国文化的基本体验,而这首先要有对本国语言的起码尊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所大学仅仅因为英语有利于所谓的学科发展便放弃对于学生国语水平的要求,无疑传递了一种危险而偏颇的理念。

摘自《西安晚报》2010年1月25日

大学语文应当成为必修课


如今不少大学的非文科类专业,将大学语文作为选修课,结果,不少同学认为语文于专业无用,不愿为之再下功夫。因为语文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缺乏正确的认识,缺少足够的学习动力。如此下去,既不利于“母乳文化”的汲取,也无益于健康人格的成长。文化的内涵靠语言文字去承载,文明的血脉蕴藏于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和品格,如果没有对语言文字和优秀作品内涵的“心灵发酵”,便难以体会到文化魅力之所在,也难以感受到文化升华灵魂的力量。为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应当为之做出更多的努力。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8月25日

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1.学生漠然处之。2.教师苟且为之。3.学校等而下之。

二、原因探究

1.实用功利主义的思想。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导致他们大多尚物质轻精神、遵实用抑价值。2.观念守旧,内容空疏,缺乏创新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3.不科学、不规范的教学体制。大学语文作为大学生母语教育的延续和提升,和大学外语相比较,其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三、应对策略

走出大学语文目前的因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全面自由的人才。引领学生扬人性之善,惜万物之美,求宇宙之真,这是大学语文课程固有的属性,也是新时代赋予大学语文课程固有的属性,也是新时代赋予大学语文课程的使命。2.走进经典,塑造心灵。以经典为教学基本内容,跨越时空距离,和人类历史上那些高贵的心灵对话交流,从而反躬自省、濡染默化、心会神通,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3.贴近生活,点亮人生。以现实的或文学的真善美,传播正道,解决疑惑,开启心灵,从而让生命的诗意汩汩流出,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4.正其名,方能副其实。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制度,大学语文的教学将不可避免地边缘化和形式化。因此,必须从学生、教师和高校三方面强化大学语文的教学,用素质教育的思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经典的作品和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启心灵之门,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大学语的教学过程,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真正名实相得。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1年1月

美国制造“小学期”在中国高校水土不服


小学期是我国高校向美国学习的产物。一些大学对这个为期只有短短一月左右的新生事物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承担起众多沉重的使命。正如有的高校在其官方网站上雄心勃勃地表示,开办小学期是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国际性”。然而,这些高校想通过“小学期”这一渠道走向国际化的道路,看上去仍然很漫长。首先,在很多学生眼里,“小学期”和平常的“大学期”并没什么两样。面对的“为什么选读小学期”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北大学生首先想到的理由都是“凑学分”。这些同学声称只是为了缓解正常学期的学习压力,决定把一些学分“匀到假期去”,以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们对小学期的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很多同学都表示,如果小学期和大学期的差别只在于时间上的缩减,授课方式没有新意的话,它就会成为学生们的负担。很多同学都表示“能理解学校煞费苦心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但说起看似国际化的小学期遭遇应试教育模式的现实,却也很无奈。“总得先把作业做了,考试过了,其他的有时间再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7日

教授拿自己头像做考题——为防学生上选修课逃课


一网友发帖称,重庆邮电大学的任课教师头像上了自己所教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考试题。很多网友认为,这种考题直接透视出中国教育的悲哀,出考题的老师担心学生们上了一年课连老师都不认识。记者联系到出题者张渝政教授,张教授表述了自己的出题用意。他表示,因为这门课的考试是开卷,有的学生就干脆不来上课,或者基本不上课,所以这道题是有必要出的。考试结果让他挺欣慰,只有1名考生没有答上来。对于选修课大面积逃课的解决方式,张渝政认为,应该把选修课上成《百家讲坛》那样有趣,才能吸引更多学生来听。

摘自《北京晨报》2010年6月21日

当“课堂英语”在职场张不开嘴


中国大学生在毕业前普遍要学习十余年英语课程,然而很多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却发现自己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掌握大量词汇、语法头头是道,可一旦要用英语交际时,就出现问题或用词不当。职场英语能力的需求是有针对性的,要利用最有限的课时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托福”式教学,势在必行。在托福考试中,听说读写均紧扣大学学习生活的话题,覆盖留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需要应用英语的场景。由于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现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为综合检测留学生英语能力的最佳工具。由于传统教学十分重视读和写的训练,所以相比较阅读和写作,更多的学生表示听说能力上有所欠缺。由此,我们提出“必修加选修”的英语教学模式,即在不干扰现行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更具实际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二者互不干扰,双管齐下。在开设选修课的时候,授课方式和内容最好与传统方式有所不同,讨论课和电影课都是较活泼的课程方式。课堂里做到有的放矢,职场上便能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教育,将能越来越好的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应用挂钩。

摘自《科技日报》2010年9月20日

改进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工作


大学本科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更是十分重要。即使国际一流大学录取的非常优秀的新生,刚进大学时也常常感到不适应,大学与中学之间存在的鸿沟,必须做出较大努力才能跨越。

许多大学现在片面强调教师的研究工作,追求成为研究型的大学,使得很多学有专长的教授愿意教研究生的课程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轻视本科教学,尤其是不愿教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内容,不宜作过多统一规定,要鼓励各学校与教师发挥各自的专长,参考与综合国际上同类课程教学与参考用书的优点,加以揣摩、消化并添加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不仅要学好基础课的内容,受到严谨的训练,同时还要逐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应该多选修一些课程,将基础打得更加宽阔与扎实,这样以后才能做出涉及面较广、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应该是在导师指导下经历选择课题、阅读文献、刻苦攻关、扩大战果、撰写论文等环节。课题应选择得较宽大一些。

如果我们能这样认真地改进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就会成批地涌现出来。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16日

高校应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专门用途英语与一般用途英语相对,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行业或学习、研究某一特定学科所用到的英语。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属于一般用途英语课程。我国学生把英语用于一般用途进行日常交际的机会较少。反之,用英语查阅专业资料、获取专业信息、读文献、写论文、谋求职业发展的机会却在逐步增加。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无疑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目前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还存在几个难点。最大的困难之一是师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在管理、考核、教师培训等方面也对高校提出挑战。此外还需考虑课程的有效性。为了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在开课前,建议先进行需求分析,掌握学生的需求,可使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有的放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7月13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