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高校推行专业型硕士改革提升实践能力成重头戏

自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型硕士)规模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开始逐步调整,对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新挑战?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2万,比2013年减少4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报名人数68万人,比2013年增加9万人,受到考生追捧?

然而,改革后专业型硕士的结构调整与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匹配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复兴等专家认为,当前专业硕士改革存在三项制约:一是一套人马,两驾马车?刘复兴说,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专业型硕士依然延袭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人员数量少、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且没有建立专门的课程体系;二是对于目前专业型硕士采取学校、院系、学科多重管理,规范不明;三是学位标准、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标准需有效衔接,亟待建设符合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的、专门化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为顺利推行专业型硕士改革,不少高校积极探索,将培养实践能力作为“重头戏”?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的“论文包”学位论文模式颇具特色?“论文包”由实践论文和专题研究两部分组成?实践论文由调查研究报告和教育反思报告构成;专题研究部分除传统学位论文形式外,还可采用调查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观察研究报告、教育案例研究报告、教学设计等新形式?

“新论文模式强调打通教育实习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使专业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实习要求更高,并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办公室主任马爱民说?

不少学校还采取“双导师”制度,通过校内教师传授教育理论与方法及校外导师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辅导,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此外,为推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北京师范大学探索出以项目牵引培养专业硕士的新路径?据刘复兴教授介绍,北师大已投入经费200余万元建设项目,包括精品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工作研究、实践技能课程等,提升培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摘自新华网2014年5月27日】

研究生教育:向监督机制改革要质量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曾联合召开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同时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和改革重点。近日,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针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指出,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着力点之一。“树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改革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向以学位授予单位为主转变,充分发挥学位授予单位作为质量第一主体的作用,将是推动学位授予单位形成质量保证的内生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将是提升研究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保障举措。”该负责人说。学位授予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单位实际,对本单位研究生教育进行合理定位,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体现其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更高水平的质量标准。该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在质量监督中的作用,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要积极培育具有良好声誉的专业化社会监督机构,开展独立、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

【摘自《科技日报》2014年5月8日】

·国外信息·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及其秉持的理念

陈超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兴起与发展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兴起的一个重要契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相继有一批大学制定了更加明确的总体规划。(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经济异乎寻常的发展以及联邦科研经济的刺激大大增强了研究型大学的实力,许多研究型大学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大学似乎不再需要统一的规划就能获得快速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日益紧缩和大学竞争的加剧,许多研究型大学再次兴起了战略规划的热潮。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过程与理念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过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选择和编制通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在广泛调研、讨论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和形成本校的发展战略并编制战略规划报告。编制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分析、远景勾画和使命陈述、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措施的制定等。(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过程中秉持的理念。1.战略选择上的差异化理念。2.战略编制中的开放化理念。3.战略实施中的效益化理念。

三、几点思考

(一)正确认识大学战略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二)大学战略规划的重点环节在于战略实施。(三)要重视和加强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评价。

【摘自《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

英美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启示

徐翠华

一、国外高校学科建设的经验

1.学科团队:教师素质超群,学术大师汇聚。哈佛的明星制教授聘任和非升即走政策。剑桥的机会均等政策和教师发展制度。霍普金斯大学的以人为本和人才主义思想。2.科学研究: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斐然。《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从2004年起每年进行世界大学排名,哈佛大学一直名列前茅。哈佛科研经费年年呈增长趋势。翰霍?普金斯大学,科研经费投入更是世界闻名。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200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从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美国国防部获得超过15亿美元的科研经费。这使得它连续30年成为全美年科研经费最高的大学。由于科研经费充足,其科研成果斐然,1999年至2009年间,霍普金斯大学在科研评价重要指标的“论文引用次数”全球排名第三。3.人才培养:培养质量卓越,创新人才辈出。哈佛大学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制定了高标准的人才定位战略、以人为本的质量保障战略以及多样化的课程发展战略。MIT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大批领导世界潮流的工程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MIT早在40多年前就实行“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坚持实行本科生参加科研的教学制度,以培养有科研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另外,它还改革传统学士、硕士培养模式,实行“学士、硕士五年连续制”。4.社会服务:服务成效显著,引领社会进步。哈佛大学的师生致力于社会服务,曾举行“公共服务周”剑桥大学的谢克?博里塞维奇校长更是把“造福社会,服务全人类”作为一所大学的使命。

二、国外学科建设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以学术大师为抓手,打造一流学科团队。2.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多出标志性成果。3.以关注教学为抓手,培养创新人才。4.以特色优势服务社会,反哺自身发展。

【摘自《江苏高教》2013年第6期】

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常丽丽杜智萍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特点

(一)个别指导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优良传统

个别指导贯穿于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的各个阶段,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优良传统。在一对一的个别指导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然而,以个别指导为显著特色的导师制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需要坚持高投入和师生比的平衡。

(二)导师制在坚守个别指导的同时,不断自我更新

导师的职责经历了从经济监管到培养学生能力的变迁。早期的导师重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经济花销进行监督、管束。随着时代的发展,导师制融合了自由教育的传统,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导师职责也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质疑精神。在现代导师制下,学生在牛津大学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质疑的精神、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制度的启示

(一)实施全人教育

牛津大学的导师不仅承担着专业知识传授与指导的任务,更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与品行引导的责任,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还关心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德性问题等。相对而言,我国高校也讲“教书”、“育人”,但是,“教书”、“育人”各行其道。“教书”主要由专业课教师来承担;而“育人”的任务则由“两课”教师和辅导员来完成。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育人”功能相对弱化,各高校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应当参考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寓德性培养于教学之中,将二者融为一体,通过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来实现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二)有效进行个别指导与培养

导师制的精神是个别的关注(personal touch),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牛津大学导师每周与学生会面一次,采取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而我国高校通常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学,以社会评价主导个体价值取向,过多强调统一性、共性,忽视或淡化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就学生管理而言,中学较为严格,而大学则宽松许多,仅靠为数不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无法完成持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的繁重任务。同时,高校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指导远远不够,甚至有的高校处于空白状态。可见,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采用个别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可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人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

(三)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牛津大学,导师与学生每周会面并围绕某一主题共同探讨、交流。在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质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权威、独断和教条主义的抵制意识。

在我国试行导师制的高校中,有些导师和学生的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导师制只是为学生的分科考试做准备,但这是导师制的最差形式。如果导师制的内容只是平时所谓的‘填补空白’或为分科考试做准备,那它就应该被全部抛弃……”。导师制的核心是在对学生个别指导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最终目的仍是学生的发展。所以,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的理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是我国本科教学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四)建立有效的师生交流机制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是一种刚性的固定交流机制,师生关系非常亲密。导师制维持的是一种融洽而且亲密的朋友或家人般的学习关系。而在我国实行导师制的院校,师生会面较为随意,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内容与形式、交流的时间与频率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难免使导师制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各高校可以借鉴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某些做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特点的导师制实施方案,使导师制切实可行。同时,各高校师生还可以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随时随地实现跨时空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指导的质量,真正发挥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9期】

中美高等教育管理的校政分权制对比研究

阮朝辉任钢建

一、中美高等院校政校分权模式的现状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面。美国高等院校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政府行政主管机构,大学完全实行自治,高校校园基本是纯教学科研的场所。我国自京师大学堂诞生以来,不仅中央设有教育部,各省市也设有教育总监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2.在教育用地方面。美国自1862年第一莫雷尔法(《TheFist Morrill Act》)规定各州必须划拨公有土地建立赠地学院以来,先后颁布了《Hatch Act》(1887年)《The Second Morrill Act》(1890年)等法律支持美国高等教育办学用地。我国自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来,规定一切土地皆为国家所有,县级以上政府按照公益用地标准划拨教育用地(对高等教育办学用地并未作具体规定)。

3.经费来源方面。美国高等院校自诞生之日起,其办学资金主要来自教会团体的赞助、捐款和私人捐赠以及政府机构拨款。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一直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

4.费用开支管理。美国为了保障高等院校经费支出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先后颁布了诸多法案,美国高校经费支出用于教学科研的约占33%,用于学生服务的约占25%,用于公共服务等约占40%。美国高校经费支出中,学校基础建设、图书资料购置、实验实训设备等全部实行校外企业公开招投标购置,也或是捐赠人或政府直接捐赠,高校董事会负责协调处置,联邦政府或州、地方政府和学校行政基本不参与。我国高校经费支付的行政管理程序极其繁杂:各高校在年底或年初向行政主管地方政府(部属院校向主管部委)上报所需基本运行费和专项建设费的预算报告,经过主管政府的行政“三上三下”审核,政府最终确定当年下拨给高校的运行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

5.人事管理方面。美国高等院校自诞生至今,其人事管理政策基本未发生较大变化——由各州政府官员、议员、司法人员和高校教师组建的大学董事会(或校行政委员会)、大学联合会等组织任免校长和支持、评价校长工作等。我国自1954年实行教育国家化至今,高等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招生管理方面。美国高等院校实行完全自主招生,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制定指导性的政策法规外,基本不干涉高校的招生及其管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一直实行国家统筹计划配额制。

二、我国高校管理的校政分权、去行政化改革必须解决的几大问题

1. 明确高校性质问题。我国高校的校政分权改革,必须首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高校“事业法人”的属性。只有明确了高校的事业法人属性,才能进一步规范高校的产权归属以及收益、支配、人事等权责,才能依法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2.法制建设问题。我国高校管理的校政分权、去行政化改革的前提是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具体落实。对此,必须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法、财政拨款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制定的合法性、科学性。政府须简政放权,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并依法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

3.中介组织机构建设问题。要使我国高等教育从隶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中解放出来,并真正回归其公益性事业法人的本质,就必须建立一个中介组织或机构。该组织机构(类似于美国的AUP)的性质就是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桥梁,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高校与政府、社会及自然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并把原本不该由政府管理的高校财务、人事、招生、学科设置等管理事项复归高校自主管理,并担负起监督和审查学校管理效益、对政府和学校负责的职责。

4.建构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文化问题。我国有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权制历史文化。只有深化中国特色高校管理的校政分权文化建设,才能培养真正爱党、爱国、爱民的精英人才,才能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多党合作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等基础上生成的先进文化。

5.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审计机制问题。我国之所以不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实现事业法人高校的自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校现行的评价、审计等机制存在严重问题。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9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借鉴

杨策

欧美现代高校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管理体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纵览、借鉴其教学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

走近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德国模式

自中世纪以来,德国大学始终奉行的原则是学术自由。其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也是保障学术自由,由此也形成了“教授治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也引发了师生权力与政府权力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新世纪以来,德国高校开始调整自身结构,强化院校和系的决策权力,从而消解了传统的教授自治模式。这种权力结构上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学校的利益与政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在一些选择性决策问题上,学校将权力交给政府。而在教学质量上的问题,则由学校自己负责。这样学校既可以继续坚持学术自治,同时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获得政府在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法国模式

1968年年末,法国政府颁布了《富尔法案》,确立了高校自治原则。具体而言,政府同意高校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学校、教师、职工以及社会上的相关人士均有权参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1984年至1986年,法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针对高校办学方向、办学宗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今天来看,1984年的改革主要集中于教学质量上,并且明确了整个高校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一是实现法国高校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向上应当面向现代社会。二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民主化。为此,1986年审议通过了《德瓦凯法》。法国高校由此拥有了绝对的自主权。

英国模式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高校开始了市场化之路。首先,各所大学纷纷成立了所谓的“效率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明确的绩效指标,并且进一步削弱原本的教授治校模式。198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教育改革法案》,确定高校管理引进市场机制,促进高校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增加了适用性专业,如计算机、财会等。其次,英国在教学管理上强调树立质量意识。1996年,英国政府成立了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1997年,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调查报告。从报告内容来看,当时英国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多元化与教学管理模式一元化之间的冲突。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不相协调。为此,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部,由此负责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美国模式

美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崇尚宽容、多元。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直接影响了美国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多种方案,以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二是崇尚学术自由。在美国高校中,教授的教学活动是充分自主的,同样,美国学生也有充分自由的学习权利,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他们想要选择的课程,甚至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大学转入到另一个大学。

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启示

教学管理自主性

从西方主要国家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过程来看,都存在着一个自主性与政府行政性之间的冲突问题。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因管理对象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性,管理过程也必然涉及专业技术问题,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追求整齐划一,不利于发挥高等学校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消除这些弊端,政府应在确保高等学校办学大方向和基本规格的前提下,赋予高等学校更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性。但是,德国模式也充分反映了如果政府完全不干预学校的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应当在充分平衡两者权力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课程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实际脱节、只讲空洞理论但不解决具体问题等问题,因此,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审时度势,及时把握社会现实的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师参与程度 从欧美国家的教学管理经验来看,如果将教学管理权完全放给教师也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可能存在教师滥用权力的风险,也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及学术精力上的分散。高校教学管理不能将教师单纯视为管理对象,应当充分重视他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规制,确保教师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广泛而有效的参与。

高校教学管理的社会化问题 法国高校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高校管理的社会化。诚然,由于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一味坚持象牙塔式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利于高校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只有通过加强社会化,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高校建设之中,才能逐步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最终能够在国际社会上崭露头角。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普遍与社会沟通、互动不够,这些情况必须要改变。但是,高校管理社会化,并不意味着高校放弃管理权,或是让社会管理成为主导。高校仍然要把握好发展的大方向,不能够被高度商业化的社会文化冲昏头脑。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0期】

上一页 [1] [2] [3] [4] [5]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