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期

作者: 时间:2017-10-31 点击数:【

基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徐伟;许洪军;车翼飞;张晓峰

一、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以行业标准制定课程目标。2.以工作过程来组织课程内容。3.以岗位群为依托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4.以职业技能为主线进行校本课程开发。5.以通识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实施要点

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将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岗位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岗位群中各岗位所要求的带有共性的知识与技能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再学习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岗位课程的学习和今后转岗的继续学习。2.岗位核心知识技能课程。岗位群中各岗位除了具有共同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之外,还有核心的知识技能要求。因此,要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就业零距离,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必须是一致的,将职业能力转化为教学目标,这个过程必须有企业人员的参与。经过岗位课程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岗位群中某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通过该岗位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鉴定。3.岗前针对训练。要完全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就业零距离,就必须让学生在未来具体企业、具体岗位上顶岗实习。在学生学完岗位课程之后,马上进入教学实习环节,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由学校组织,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落实学生具体的教学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习岗位中顶岗实习六个月,并在此期间完成与岗位相关的毕业设计。

三、完成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各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学实践活动中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各课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方案。考核评价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能力考核(50%)与理论考核(50%)两部分,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构建校企合作下实训基地课程保障体系

实训基地课程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三个重要的实施场所,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以下几方面手段:一方面引进了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形成“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提升团队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跟踪校外合作企业的项目进度,依据项目进度,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教学,将“校中厂”、“厂中校”有机结合,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建设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摘自《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3期】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

孔维华曹俊茹王殷行

1课程体系构建

1)专业办学标准分析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至少安排8门必须的测绘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分别为测绘学概论、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

2)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共分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及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四个模块。①基础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学习做铺垫,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课程。②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岗位能力需求,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开设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等以“外业”为主的课程,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等以“内业”为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数字化采集、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③实践及素质训练课程开设数字化测图实验等校企共建课程,开设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等实践课程。为培养学生发展所需的人生观、文化基础、职业人生规划和通用能力等基本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课程。④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则包括测量程序设计、MATLAB空间数据处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参加大学生技能竞赛、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途径,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2课程建设

1) 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以省级精品课程《测量学》为龙头,结合测绘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依据《山东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标准》,与企业密切合作完成10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形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2)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标准》,选择比较成熟的课程《MATLAB 空间数据处理》作为双语教学建设的课程; 通过三年的建设,完成英文教材引进、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讲课录像等工作;并且在教改项目立项、进修提高、报奖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3) 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为了尽快达到培养学生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熟悉企业作业模式和规范要求,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数字化测图实验、数字化绘图软件等课程开展校企共建,即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在实施中采用“校企交替”的形式组织教学,先由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基础知识讲授,再由企业的一线工程师进行实际项目的实战技巧讲解,将企业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4)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按照课程知识关联度,整合原来单一课程的实习与设计,形成以《测量学》、《地图学》和《数字化绘图软件》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外业数据采集”为核心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实习;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GIS 工程实践》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空间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地理信息系统实习; 以《摄影测量学》和《遥感原理与应用》两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图像数据处理”为核心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 以《大地测量学基础》、《GNSS 原理与应用》和《工程测量学》三门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控制与施工测量”为核心的大地测量实习; 以全部专业课程内容为主体,以“工程项目设计与实施”为核心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全部实现校企共建,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

【摘自《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年第1期】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黄云志吴红斌黄海宏王磊

1.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提出“优化基础理论,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以优化夯实为导向,整合和完善课程之间内容上的衔接和知识点上的更迭,实现整体的优化。对于专业课程,拓展两个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课程;电机与电力电子方向“现代电源技术”、“电机设计基础”、“特种电机”等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对于专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在实验装置上调试而非单独的计算机上机仿真。同时结合科研优势与特色,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现代电源技术等新能源利用方面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践内容包含基础认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创新等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为认识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给出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列出能力矩阵。

基础层次涵盖物理综合实验、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实验、基础课程设计和基础综合实验,以及工程训练、电子实习、EDA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侧重于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初步工程概念培养,使学生认识专业,掌握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和综合实验/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初步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研究创新层次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将教学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同时结合专业教师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条件建设。

针对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问题为引导”的课程教学,并结合认证标准,重新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大纲,强调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知识点的掌握具体通过哪些教学目标的实施,课程过程规范等内容。

2.持续改进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结合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

【摘自《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4月10日】

应用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施

李桂梅

一、设置课程时需要从基础知识、动手能力、未来发展等方面考虑

(一)要以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为铺垫设置课程

除了公共课程外,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政与金融、经济法、基础会计、统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市场营销学等。

(二)要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上岗设置课程

学生快速上岗,其相关的课程,主要是针对岗位设置仿真实验,其实验环节有:基础会计随堂实验、财务会计随堂实验(仿真实验)、成本会计随堂实验(仿真实验)、电算会计随堂实验、出纳业务实验、办公自动化、会计(工业)综合实验等。

(三)要按照学生未来发展专业潜能设置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

涉及培养的学生未来发展潜能的课程要从理论课和实践环节两方面考虑。

1.设置的理论课程。要针对专业强的财务会计设置强化课:中级财务会计(会计师考试教材或者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等。

2.设置的实践环节课程。(1)要针对理论课的难点设置实验,主要有:投资业务实验、所得税会计业务实验、所有者权益业务实验、利润计算及利润分配业务实验、会计报表编制实验、纳税申报表编制实验等。(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设置实验和写作: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要求学生画出坐标曲线图)、会计制度设计调研报告、毕业论文等。

3.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设置。这类课程主要在选修课程设置时完成。比如,会计学内容微观,需要设置一些宏观方面的课程;会计学专业属于管理类,需要设置管理类的课程;会计学专业专业性强,需要设置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类的课程;也可以设置国际贸易类课程等,具体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而确定。

二、完成教学计划内容的保证

(一)明确目标及要求

在教学计划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及专业培养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会计和法律等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各类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从事会计实务、税务、审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要求。通过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熟悉国内外与财经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2)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金融学的理论与实务;(3)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4)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经济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解决会计、税务等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英语)资料和会话的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对保证并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提出具体办法

对每一门课程“教”的要求是:在排课、选择任课教师时需要长期把关、监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每一门课程至少配备两位教师讲授,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

2. 科学地安排教师教学工作 ,引导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研究方向。

3.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与教学水平提高的办法。 教师的外出学习交流与内部交流相结合,学历提高与进修访学相结合。

4.引导教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5.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

6. 教材建设要有突破,教师的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三)要对学生学会 、学扎实本专业内容提出办法

对于每一门课程“学”的要求是:为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能够学到本学科核心知识,要“淡化”本学科难点知识。

在设置教学计划时,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发展潜力为教学目的,设置实验内容要有科学性。

首先,利用一周的时间让新入校的大学生到工厂进行企业实践认知,让学生参加生产作业。其次,把好考试关,尤其是实验成绩,十多年来,我们对学生综合实验训练的考试方法是当场答辩,这样做效果很好。

再次,让学生“淡化”本学科难点知识。

三、如何能让学生在择业竞岗时占据优势

(一)实行 “双证书 ”制度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学校美誉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度

【摘自《商业会计》2014年3月10日】

基于CDIO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陶汉卿吴昕慧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教育机构创立的一种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应用模式,其核心就是一体化,即融工程科学、工程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整合为一体的工程教育方法。它把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CDIO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以C-D-I-O的产品或服务从研发到运作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使教师与学生以一定角色主动参与融入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的情景环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把多门课程统一地融入到项目实践中,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中各自独立的局面。学生要全面掌握学习多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综合解决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一)有机融合工学结合的优势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学会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领导,如何进行团队合作。

(二)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设计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际教学等,从而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整体设计更好地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基于CDIO 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一)CDIO模式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思路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根据CDIO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由简入难,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工种划分核心课程,采用项目阶梯式教学。

(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 CDIO能力成熟度等级的特征,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教学安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专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在第二、三学期,使学生掌握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学习职业技术基础模块课程;专业发展能力培养阶段,安排在第五、六个学期,第五学期学习就业方向课程,引进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平台,采取师生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训练;第六学期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实现从学校到公司职场的转变,从而实现工学有机结合。

四、基于CDIO 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一)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需要建立一批联办、协作的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对已有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使各门课程很好地联系,需要组建教学团队,教师间对所教学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对其它课程也要了解。因此,各任课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交互授课的方式。教学团队教师应主动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引进企业项目,加强校企合作。

(三)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配套建设是CDIO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的一种强有力的保障,进行教材设计的主导思想是:首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宗旨;其次,从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课后训练都依托项目为背景,更多地重视实践和实训;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他们的特点,同时也考虑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人才的需求。

【摘自《广西教育》2014年1月20日】

高等应用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尹江艳

一、课改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学理念上,相当多的教师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学内容上,无论从数学发展,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原有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已远远满足不了专业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原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基本上是“黑板+粉笔”的“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原有的高等数学考核方式只注重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上的考核,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高等应用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加强高等数学与专业的融合,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5.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现成绩考核科学化。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8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版权所有 北方工业大学 丨 发展规划处 丨 电话:010-88802996 丨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7号